聽音樂,或甚至唱出來,是一種好的抒發方式。

看了很多選秀節目後,發現一個共通的問題,人往往選擇的是「自己喜歡」,遠多於「自己擅長」的,這或許是多數人對於自己不夠瞭解。

表達情感,是一個很難言喻的呈現,因為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尤其受挫的那一面都不相同,這可能是感動處差異的主要原因,自己現在掌握不住,哪些歌、哪種呈現會打動我。

第一印象,是以直覺為研判的基礎,許多對於直覺的研究,說明了這個能力的侷限,可多數的選秀,需要從過多的參與者,採比較快速的方式選出一些可能比較好的選手,前期的過程都常用一首定輸贏,可一首能夠真正的看出什麼? 這是我認為選秀比賽最大的迷失,雖是簡化需要,但資訊不足下的研判,單憑直覺好嗎?

人最大的學習,來至模仿,譬如聽了所謂中國的搖滾先驅,崔健與鄭鈞,各聽過其一張專輯,都有一些相似的成份,是物以類聚,或是類型的自我侷限。

聽了MC Hot dog,與大支的另一張專輯,大致上瞭解了Hit hop的賣點,試圖把一些想法或想要詼諧的內容,化成歌詞,利用動感的節奏呈現出來,賣點就是抒發,對於不滿意之處的抒發,因此裡面多少夾雜髒話,這類歌曲偶而聽聽,蠻有趣味的 

不過,如果能夠從音樂得到一些樂趣,不管是有所成就(如相關從業),或是單純的欣賞都好,我並非真正的懂得音樂,可藉由聽了上百卷專輯後,至少有些比較的基礎。建立基礎是後續欣賞的好基準,閱讀、看電視劇及電影等,都有相似的過程。

若非把多數的時間貢獻在工作上,人有太多的時間需要找其他的心靈慰藉來讓時間好好度過,自己閱讀佔比最大,其次是影視電影,現在想要加入音樂,還希望隨歲月經過,能增加更多的興趣,可以讓生活變得比較多元。只要不要陷入單調乏味,就不易產生過多的負面思緒。

即便是單一歌手,聆聽的差異感還是很大,譬如聽大支的第一張,明顯比昨聽的第一張差的多,我覺得第二張找一些歌手來合作,降低了單純Hit hop的饒舌,可第一張是很純的饒舌專輯,另外第一張噪的多。

當然,聽多後,重複感或缺乏新鮮感也會燃起,這是做任何事都會產生的自然反應,只要度過了那比較偏低迷的日子,還是能夠發現事情都是有好有壞,只要能看到好的那一面,就值了。

有一個很根本的看法,歌曲的好壞遠比歌手唱功重要,這世上的好聲音太多了,說明音樂界同樣是沒有缺誰不可,而誰的崛起與發展,除了個人努力外,很難排除運氣成份。

希望音樂能夠帶給自己更多的感動,或者成為激發好心情的重要元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