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足夠的動機去創業、思維有所侷限,或做些挑戰與冒險,除了道德價值觀外,深受自己的小心眼影響。

好聽是追求公平正義,但很多本是小事卻沒能完全放開,不能否認生活節約發揮了潛移默化的效果。鮮少聽過不揮霍但擁有大器之人,將心比心是關鍵,很多人可以一次捐出很多錢,可這不代表其可以接受浪費或奢華,不同事情的判斷基礎全然不同。

想到了自己,太多時候的精打細算,這個算盤還真的不容易放下。即便能幸運達到第一個財務目標,可能也需至少1-2年的生活調適,才可能從當前的生活思維束縛解開,人往往被習慣默默的限制住。

因為某間一個禮拜會去一堂課的健身中心分店,下週開始會進行封館維修,大概有2-3禮拜可能會每週少上一堂課吧。能夠來得及上班之早上有氧課真的很少,但已經習慣那種人不要太多的從容,到了人多的熱門時段晚上7-9點間,擁擠的讓內心都產生了抗拒感。

道尾秀介是一位可以期待的日本作家,過往其專注於本格推理小說時,只覺得作品還不錯,並非我的偏好。但這本「烏鴉的拇指」雖仍屬推理小說,卻已脫離本格範疇,屬於帶著人性的故事。難怪近幾年內,作者連續拿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這本,2009)、山本周五郎賞(光媒の花,2010)、直木賞(月と蟹,2011),後兩本書值得期待。

「烏鴉的拇指」最有趣的是,用手指來比喻家人之間的關係,雖想其來多少有些牽強,卻不無些許道理。另外,結局耍了一個本格推理常見的伏筆,帶著人性情感,沒有像看本格推理時那樣的反感。想想自己還是偏好反應人性、社會現實面的題材,這故事就是以遭受惡劣地下金融業者迫害之人,如何因為想要補償、懺悔,逐漸走回人生光明面。

今早在Starbucks翻了「古典音樂就是這樣子」這書,作者吉松隆是古典音樂作曲家,用了輕鬆的語調介紹有關古典樂的名詞,可以隨讀者喜歡與否輕鬆翻閱,這種帶著知識成分的輕鬆作品不錯,因缺乏判斷能力而談不上好壞,可是多少有些初淺的認知。

同一時間又翻了「幽靈財富的真相」,會翻閱的原因不是這書不好,只是現在沒有興致深入看這偏向沈重、理想化的書。作者點出了現在社會的問題,提出了過於理想的解決方式,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卻也是讓人提不起勁的地方。想到了自己很多偏向負面或理想化的想法,應該也有這種問題(不討喜),這是人性使然,想著希望與引起絕望相較,寧願閉著眼睛過河。

最近腦袋有點轉速降低,前兩天看著「敗部經濟學」一書,作者提及過多的題材,反而讓這本書太過混亂、缺乏整體感,這是其評價不好的主因。不過,其提及了很多經濟學層面的問題,這部份有一定的價值,譬如強調了不確定,是多數經濟學定理無效的本質因素,但連原先自己還算認同的賽局都被作者指出很多問題,雖看的昏昏沈沈(蠻枯燥的),但打破成見算是收穫吧。

下午翻了「紫牛」,一本幾年前行銷相關的暢銷書,提及行銷要改為強調差異化及創新,讓產品具備卓越,這話說的沒錯,可惜恐知易行難,現在還存在多少事情可以容易找到差異化或新意? 如果只是要做小還容易,一旦想要做大,這可就是天大的難題。想了想,這社會走向過度競爭,多數都是取代,而非創造了一個全新的需求,連當前最紅的 A 公司產品都是發揮了強大的替代效果才爆紅。如果只能替代,那肯定幾家歡樂幾家愁,而且成者肯定多於敗者,這種過程不會是幸福的。難道這就是未來不可避免的一條路。 

最近看書,翻閱的頻率增加了,可能是想要減少一些書可能出現的膠著,反而產生不好的閱讀心情,但這種瀏覽的方式,往往只能得知書的大概,談不上瞭解,很像看人的外貌與初步談吐,得到的第一印象。

另,持續看「醫界風雲」,這套漫畫藉由實習醫師的內心掙扎,去反思很多本來就無解的人生問題,尤其是那些因生病導致、衍生出的問題,往往沒有對錯,都是選擇。還有,作者還是內心偏向善良,描述的醫師以偏向善的為主,多數只是做了其認為對多數比較有利的行為。這不是想要揭露醫療的黑暗面,而是想要藉由醫療行為、問題,去反思很多人生難解之題。這次看的較快,值得過些日子再看一次,看看會不會產生一些另類火花,讓自己投入情境多一些。

什麼時候能夠戒掉小心眼,那肯定是有幸能夠達成財務自由目標後,好一段時間吧。也許,那時候能比較不討人厭一點,可是討人厭的好處不能忘卻,至少對於整體社會比較有益,降低個人對於社會的負擔,是正確的方向,只不過太過刻苦、不討喜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