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有趣的書,原先光看這書名,應該提不起勁購買,但是夾帶在一次的網路拍賣中,也不過是一顆大黃硬幣的價錢。從網路看看有沒有人覺得好看,得到的少數評價也還不錯,就這樣在一次的郵件便利箱中,所有權轉到我的手中(文心也是同一批,只不過那本我幾個月在書局就有印象了)。

 

這是怎樣的一本書,是作者在工作了10多年,對當前的廣告工作充滿了倦怠感,想要脫離那白領,去嘗試一下不同的工作(尤其是勞力性質),這動機是種「人生的自我追尋」,也在一開始有著期待,「這也可能成為一條十分有趣的路」,結果失敗了,但過程蠻有趣的,我想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就是在提供一些勞力性的工作嘗試,並告訴我們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才在上週末與同學聊到,白領的中層階級最大的問題就是,找不到其存在價值,這或許是如同作者一樣厭倦當前的工作,又或許在現實的人力過剩環境中,面臨被年輕人取代的威脅(或已成真)。有人說中年失業大不幸,這蠻有道理的,因為中年人(如果還是從事白領工作)多數遠離基礎性工作許久,對於一些比較例行性作業會有內心排斥。而那份白領的內心虛榮(好面子)又可能拉不下臉去做藍領工作,可以試想親友問你從事怎樣的工作,如果不是白領工作的話,可能會說不出口。我還記得在幾年前失業時分,正在找新的租處,對方問我在做什麼,我老實的說沒工作,其一臉不信任的神色增溫,好像沒工作等同付不出房租似的,在簽約後還會打電話到父母家中去探詢是否知道有一個沒工作的孩子正在外地流浪,這就是多數人的價值觀。

 

很佩服作者的勇氣,一連嘗試了披薩外送員、冰淇淋店服務員、裝潢工人(臨時工)、急診室的臨時技工、速食店服務員、牛仔營服務員,多數工作都是短暫的,但都是藍領的勞力性工作,我想這對於已習慣坐在辦公室的人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說實在我對於那些勞動才能換取薪水的人,內心是佩服的,這也是真正在運轉社會的主要動力。試問沒有勞動性的產出、只會耍耍嘴皮子或打打筆仗的我們,真的有能力去從事勞力性工作嗎? 況且自己拉的下臉去做嗎? 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想在不久的未來,很多中年人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的,我自己想想,真的很不容易。

 

去看看別人的親身體會真的蠻有意思的,這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人唯有嘗試過才能夠說些什麼,否則說比唱還好聽,如何能夠發現真實的生活呢? 地球上多數人都被迫從事勞動性的工作,自己吹著冷氣坐在辦公室中經常渾噩的過一天,真的無法不心存感激。或許有人自以為腦袋聰明、勞心工作有多累,那不過是當局者的迷失罷了,沒有比較光憑既得利益的心態所言,不過是人類厭舊的性格作祟。

 

因此我絕對不會抱怨文書工作有多累,除了對於無謂行為有所微詞,但也僅能偶而為之。對於工作如果會想要異動,也多是想探測一下自己還有沒有雄心,或者對於不公平的無言抗議,也都不是工作有多累之故。我能不能去做「要不要加一份薯條?」的工作,我想除了真的有五斗米的考量,否則自己的個性也會與作者一樣,缺乏耐性,可是作者比自己強的多,願意嘗試也親身為之,都比只會憑空想像強的多。

 

對辦公室工作有許多抱怨的人,看了這書至少會有一些安慰,有很多工作是自己不能想像或無法負荷的,這很像是至少要與非洲等第三世界的人民比財富,才能哭窮的道理一樣。在我們一直往前看的同時,最後也要常常的往後看,才不會多了些無謂的不快樂,生在福中而不知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