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在1930年代為了提倡國文而寫的書,用小說的方式,講述了很多國文的觀念、知識與想法。看完以後,即便思維上並不能完全接受,但多數的觀念是認同的,也沒有因為時代久遠而失去價值,況且單就增廣見聞而言,這本書就值得了。

 

多數時候,親身經驗遠比講學術大道理通暢的多,作者夏丏尊與葉陶聖都不是名聲赫赫的文學家,卻都親身參與教育多年,從教學經驗中去發現問題,也才會有很多適切的發現,32篇文章果如封面介紹,讓讀者上了32堂的國文課,而且內容比自己在國中時代印象的,要難上許多。

 

比較特別的是,作者以小說方式講述各種「讀」與「寫」時,把國文視為生活的一部份,這是對的。各種知識有時看似無用,那是我們後來的教育過於鑽營於考試與答案,使得多元思維陷入框架一維的框架中,自然會感到與現實有些隔隔不入。當然,後來提到比較多各種文體、文學上的技法(如修飾等)時,自己因生疏而有些提不起勁,卻感到有點像是再回到學習國文的幼年時期,那種懵懵懂懂的感覺。

 

另一個佩服的地方是,作者並不把知識侷限於國文,譬如繪畫、英文等也成為書中觸類旁通的引用例子,而故事中那初中的各學科老師,都具備多方知識的涉略,並不侷限於一門,這也是中國教育者應該要深思的地方,過於講求「專業」,卻搞不懂知識之相互連結性,很像現代那種追求名牌,卻多數不懂品味一樣,圖具形式而無內涵。

 

有一點小小的不認同,就是作者仍難免陷入一種「講求對錯」的思維,故事中「文章病院」是說明可以藉由發現缺點,而進而歸納出一些對的道理。可是,這樣做往往又會流於主觀,至少從其舉了三篇有問題的文章來探討,我都不覺得有多大的問題,自己還是認同文字主要目的在於「彰顯己意,並試圖傳遞給別人」,只要達到了傳遞的效果,過於講求形式會很累,當然這不過是一些意念上的小差異。

 

故事中那些念初中的小朋友都是作者的化身,所以表達的意思真讓自己感到汗顏,我們被僵化的教育所束縛,在唸書的時候,根本沒有去思考「所為何事」,所以才會陷入死讀書,或者念得越多反而越容易不明事理。我反而認為這本不是學生該念的書,而是教師該念的書,如果教師無法先改變原先僵化的本位思維,即便學生略有開悟,也很難突破這種環境上的限制。一旦與家長、師長有了觀念上的差異,要用「不乖」來應對真的很不容易,年幼時往往思維不定,不乖是容易變成「很壞」的。

 

另一個作者想要說明的思維是,何處不是學習,夏丏尊就是靠自學方式,逐漸累積自己的知識,也用故事中樂華因家境問題不得不到鐵工廠工作,還是維持的自學不倦的毅力,也能夠累積知識。其實,閱讀就是這樣的一個自學方式,我們這些重度閱讀者,都試圖在閱讀中找到那些認同的、相信的與認為值得學習的,然後企圖在心中形成意念,用意念影響己身行為。

 

人們就是要有一顆永不停歇的學習之心,與文學相關的就是文心,與投機相關就是思考心,與物理相關就是探究本質的心,有無數的知識,進而形成無數、無窮盡的心,正是所謂的萬物本一心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