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一本書去認識一個人,我想傳記或特色描寫都是一個好的方式,這本書是以特色描寫方式來介紹伊東豐雄。對於建築仍是矇懂的我,只能以啟發的心去試圖發現一些自己能夠體會的部分,從之前閱讀過兩本關於安藤忠雄的作品,我較深刻的印象在於,空間的架構感是近代建築的一個特色,設法與周遭環境連結也是必備的成分。人類的世界架構在時間與空間的交錯進行下,使建築多數著重在空間的設計與運用,如安藤忠雄的光與影、水與空氣的結合,在伊東豐雄有著螺旋、水形漩渦、自然等特色。我想部分建築受到人們「同中求異」的性格影響,不斷的隨時代追求轉變,一下子偏實用,一下子要轉為設計感,或又轉為法天自然,其實這種特色在很多藝術成分高的物品都會不斷的循環。即便我知道本質不變,但外在的變化還是深深的影響著我。
我想還是必須配合視覺去看建築,才能夠具體的感受,伊東豐雄在台灣有很多建築已完成,或正在執行,未來若能配合實地遊訪,或許對於這位建築家一些內在思維與意欲表達的表徵,才會有一個具體的呈現,光看文字敘述與一些架構或規劃圖,少了真實感與存在感。很多著名建築家都喜愛旅行,都是想藉由感官去瞭解、體會著名建築的特色,並觀察建築與環境的相互關係,連熟悉建築運作的人都必須依賴所見所聞,我這個缺乏建築知識的人,更少不了親身經歷的協助,已完工的座落在左營的高雄世運館是未來第一個需要去造訪的地方。
人的成長環境決定了人的一些處事態度,有錢的伊東豐雄顯然就較安藤忠雄溫和許多,書中提及兩人少數的一些互動,安藤忠雄對伊東直言自己的野獸的性格,所以著墨在結構力學方面較多,這是存在感的顯現。相對的伊東就傾向讓建築輕薄,才會常用管、曲度或孔洞方式來呈現。
在我眼中,建築除了實用價值外,很多講求設計或造型的建築已屬於藝術領域,人在滿足基本需求後,就會開始追求外在的感官,喜歡新潮事物、喜歡嘗試美食、在未安定前喜歡換交往對象等都是這種心態。或許有些人會抗議,卻不能否認心中存在一絲「對舊事物的厭倦之意」,最近在經過2~3年後,我又換了支比較好的二手機,也是在這種人性慾望下驅使的。當前我腦袋沒有建築的慾望,完全是口袋不夠深的緣故,所以務實的自己還提不起勁去想這方面的需求,因此在翻閱 張金鶚 教授的那本提供購屋思維的書時,一直都是興趣缺缺的。
書中提及伊東是屬於作家型的建築事務所,所謂作家型即以思考與設計來取得案件的一種描述,我想多數像自己這種白領都有「作家型」的特色吧。或許使用文字、簡報檔、數字等各種方式,形成報表、報告、企畫書、規劃建議案等各種所謂的成果,然後就是等著這些成果是否發揮其實質的效用。現實的是,有無效用往往取決與主觀的成分,能否滿足「老闆(或顧客)」的心才是關鍵,而內容到底有多吸引人反而不那麼要緊,這迫使了多數人都重視了結果,輕視了過程,這是一種很不好的價值扭曲,是一種人類思維速食化的呈現。
有餘裕能力的人才能夠胡思亂想,坐在咖啡店的窗外,看著一些建築或水泥工人仍在週末辛苦的工作,那種「白領自我多慮」的想法就會油然而生。我們的強項就是思考,弱點也種因於思考,而容易陷入一種自尋煩惱,我時常有這類的感觸,我思故我在,故煩惱未曾消失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