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前看過這本負面評價,加上閱讀起來確實過於雕飾文句、過多的引用,不是本容易閱讀的書。

 

今天耐著性子瀏覽了一遍,覺得並非太糟糕的作品,只不過作者過於化簡為繁(可能是其為哲學教授緣故),讓單純的故事反而被許多賣弄知識的文字所遮蔽,很像化著濃妝的女子,旁人無從去辨別真實的美醜。

 

其實作者只是想藉由小人物(其貌不揚又老的門房婦人),與過於早熟的小女孩(找不到生存意義,想要自殺),去諷刺世俗的膚淺。人並非外表與財富、年紀所能衡量的,但多數人都無法看透這個道理(作者後半段加入一個看的懂得日本人,這應是另一個諷刺)。整個故事不過就是這件事,作者卻用了很多看似自言自語的意識流手法,陳述兩人的思緒,形成了很虛無飄渺的過程,才會讓很多人有著不認同的反感。

 

我也覺得奇怪,這樣敘述過於繁複的小說竟然會賣的很好,法國與台灣皆然,我已是個重度閱讀者,對於作者過多的引用、隱喻都感到吃不消,真的有這麼多人能夠瞭解那些過於繁複文句代表的真正意涵? 有多少是真正看懂而喜歡的,又或只是媚世而假裝喜歡,如同一些風評很好的食物,明明吃起來普通,多數人卻都會掩飾真心的說不難吃,甚至還加入推薦行列。我認為這就是流行背後的含意,人非真正懂得選擇,人們傾向選擇去相信別人或媒體的選擇。

 

如果回到故事主體,從不起眼的小人物或看似年幼的小女孩,去闡述一些不要太過文謅謅的人生道理,我想這作品會更受自己喜愛才是。過多的賣弄可能是一種掩飾內心不安的表象,刺蝟可以優雅,但無須穿著一身刺(過多不著邊際的思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