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堝居」,不是一個好結局,還是把像是胡雪嚴的故事重演,總是成也關係,敗也關係,權位都是在當下才能發揮效力,一旦離開了,就沒了。這樣說太武斷,應該說曾經擁有才是。

 

進入後20%時就已經感受到,作者為了維持公平正義,總是要讓故事中呼風喚雨的人物凋零,換得一個平衡,而且往往都是把那敗事放在最貪婪的一把,這充分用上了賭徒心態,很少人能夠越賭越少,因為贏了想要更多,輸了想要撈本,走向賭注式的人生,往往就是一條不歸路。

 

讓我要提起昨晚與一位以前在暑期補研究所課程認識的人吃飯,從認識以來大概平均3~5年才見上一次。對方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休息」,近期想要用研究方式來投機,採用了最常被使用的短線操作強勢股的方式進行,也表示停損做的還踏實。我想如果能夠在短線上做到快、不貪、捨得停損,其實這個方式是勝率高的,唯一問題是要單純的以投機為生,必須經歷長期的不順遂後,才能真正體會投機最黑暗的一面,我想這種滋味只能親身體會。

 

走入中年,人的方向往往開始模糊了起來,自己雖厭惡攀關係這件中國人多數都會做的事,但是很多行業確實沒有這樣做,也就沒有辦法有太好的結果。現在我對於很多事情比較無所謂,主要是自己確實使不上力,故連承擔什麼都稱不上。如果想想很多事情本來就不盡如人意,不要因為不如意把自己、親人的生活攪亂即可,說真的自己可沒有昨晚見面那個朋友這樣的樂觀,這把年紀除了沒有家累外,還離財務自由遠的很。在市場打滾久了,確實開始膽子變小了,如果自己騎單車慣了,騎機車、開車反而都會有種速度上的不適應,這就是人因應環境產生出的慣性。

 

我昨晚對即便不算熟悉的朋友,還是坦言自己沒有明確的方向,其實只要常常實話實說,後來也會常不經意的這樣一直做下去。不求朋友多寡,只希望剩下的都是可以有話直說的,這才有親人的感覺。或許很多人會討厭那種不受尊重的感覺,可是真正的親朋好友本來就該卸下那種人性的虛偽面,有誰能夠一輩子裝下去呢,要嘛在工作上可能已經裝累了,很難隨時隨地都是這樣的多面臉孔吧,好聽是成熟,事實是壓抑。

 

書看多後一定會陷入一種模糊焦點的境界,如果採用有目的而為,那很多事情走到後來一定會是厭倦,所以我不會用K書的方式在看待閱讀這件事。人要有目標很好,但總是要找幾件事可以很單純的只是一種休閒,即便有收獲都是多得的,這樣才可能保持一種長期性的不間斷,否則閱讀、運動哪可能常常有些實質面的貢獻。只能說讓思緒停泊、讓肢體抒發,都是一種不求回報的行為罷了。

 

投機不過就是勾結(內線)或思考發揮兩種方式,前者在意的標的,後者重視的邏輯。自己已不在意前者了,沒有競爭優勢下,故只會重視到底當前的市場、標的是否真正還能夠持有,是屬於修正時該害怕的,還是反該因對標的安心而趁修正增持呢? 我個性比較屬於後者,也就是如果對於大環境不擔心,我是那種會攤平的一般投機者,而且挑的標的太冷門,使自己都沒有興趣與人討論持股,這部分冷暖自知最好,況且我一直有做統計,如果只看個股的話,幾年下來個股的賺錢率也不過6成上下,與設飛鏢差異不大。

 

我倒是沒有聽過「總核稿」這種職位,真佩服那種無聊的因人設事方式,不過在中國人的社會中就是太過含蓄,往往不敢果決的去做出一些裁量、決斷,只會針對小事吹毛求疵,沒辦法誰叫我們號稱是「情、理或法」的社會,而非把法或理擺在情之前,才會搞得多數失敗都在「人謀不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