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於自己這週閱讀精神不佳,這本短篇小說集看得很慢,也有部分在待著睡意中進行,即便如此,我還是喜歡這類的作品,用一些貼近現實人生的片段,去探尋多變卻沒有解答的各式人生。

 

「尋陶記」是描述一個看似沒有方向,卻又執著與蛋糕味蕾女子的故事,好像被工作逼得無私人空間,卻內心卻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而且還用了尋陶的這個偶然,想讓生活來一點異樣的刺激。這是一種現代人們常見的內心狀態,在工作上可能被老闆壓榨,而在感情上卻沒有太多心思,處於一種不穩定短期交替更換 。這個短篇也與日本的經濟環境結合,如美濃陶慢慢的沒落,很多手工藝都須要兼職才能維持,譬如最後尋到的美麗黑陶製作人還要去做兼職的婚禮上神官才能維持生計,這符合多數手工藝人的現實生活狀態,為理想奮鬥卻常常入不敷出。

 

「帶狗散步」自己比較沒有那麼喜歡,雖這篇有著用動物來隱喻著關懷與愛,可是確實在現實人生中,面臨了如故事中路人的想法,連人都生存困難了,哪還有餘力去關心動物。而用狗的內心創傷來闡述身為動物的人們也有著這類的內心問題,如果能夠有人可以關心,或許人們的心裡問題會少一些,只是身為人們可以帶狗散步,但我們人類有能夠期待有誰能夠解放我們可能受創或受傷的心靈呢?

 

「守護神」有意思的地方是在於書呆的孤獨,往往不容易找到真正相似的人來互訴內心的情感,這點自己有著戚戚焉的心情,過於認真(追根究底)的人,通常都活得比較辛苦。

 

 

「鐘聲」這故事我在意的不是那因刻製佛像,導致的類似精神上錯覺或過度的追求完美的那種心態,自己在意的是,不同的性格導致處世的差異,還有對於那看似命運的選擇,到底是怎樣的力量在左右著人們做各種人生的重大選擇呢? 是像鐘聲一樣,隨人心境的不同,在不同的感受之下,任憑一時衝動而為嗎?

 

X世代」用著棒球的例子,為了一圓舊日的相聚,寧願捨棄現實,而這種帶著理想成份的心,每個人都有,只是我們往往讓現實牽絆,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做一些看似脫序的行為,這不是世代的問題,是所有人們常見的問題。

 

最後一篇「隨風飄舞的塑膠布」比較奇特,這塑膠布是指著故事主角的前老公有著不羈的救世情懷,對於在第三世界生活困頓、人們飄搖不定如同塑膠布飛舞一般,有著過度的使命感,與主角聚少離多故最後選擇分開,也如同很多為第三世界國家奉獻的人一樣,在動盪的情勢中因救人而意外喪生。故事以懷念彼此的情慾面作為連結點,讓我感覺人們的相互喜愛往往都是幾個共通點所致,而性愛是常見的一項,反讓自己感覺人們真的是感官的動物,往往內心的愛並非一種全然的喜歡,只是著重在個人偏好的項目上,這也是後來為什麼愛容易遠離的關係,僅靠 一兩 項彼此的交集要維繫一輩子的婚姻,真的很難。當然,沒有比親身體會更能去懷念故人所作所為,而這種事後的情感是人們長久以來切不斷的遺憾吧!

 

這本未來應該還會再次閱讀,或許當時口味可能改變,感受會迥異也說不一定,如同隨風飄舞的塑膠布,任隨著風向(心境)而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