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聽到一個年輕人常見的事情,就是容易被短期現象所迷失,譬如過去1~2年高收益債券基金表現很好,就說這種商品看起來沒有風險,去用風險值衡量很奇怪? 聽到這種話都快昏倒了,如果看一件事情只看當前,那最強勢的傳產、通路等股票一定是最沒風險的,可是這不過是股票市場的慣性,對於強勢標的過於推崇,對於落勢標的過於貶低,難道鴻海就真的這麼差嗎? 會比哪些本益比動輒20-30倍以上的當紅股票差嗎? 我想這要等到時間久了才會清楚,,紅了近十年只有在2008跌跤的而高收益債券也是一樣,是不是高風險未來才會得知。
我想經驗的好處就是比較不容易被短期所迷失,譬如經歷過台灣12686跌到2千多點,或者2000~2002年、2008年等大跌,才會真正的懂得市場的可怕之處,否則一直在賺容易錢的當下,過度膨脹自己也是人之常情。當然,經驗也有其壞處,就是縮減了進取的心,這是自己面臨的問題,深道危險的將軍,顧忌多了自然進攻起來龜縮,凡事都是利弊互見。
假日往往在吃飯的時候,都會看一下康熙帝國,總覺得這個戲劇中的康熙,展現了較為現實的人性面,總是常為了自己的體面或好惡,可以不顧是非曲直,讓自己由衷的產生了一些反感,卻又知道這戲劇激起的自己的高道德標準觀念,可是人性就不是這樣。
常看日本小說,會覺得繁榮經濟過後造成的不良後果,慢慢的會呈現在文學作品上,而日本算是近幾十年真正感受的泡沫般的繁榮,卻又回歸長期經濟困局的一個很值得借鏡的地方,美國因為有多了軍事強權,而且也沒有吹起那麼大的資產泡沫,因此不會像日本帶給居民這樣的內心面的影響。這種激情後快感的消退,顯現在小說上的就是內心虛無,村上春樹算是這類作品的開端之一,而吉本芭娜娜、村上龍等著名作家,筆下也很多那種內心平淡、空虛的人物,今年想要提及的吉田修一也是,其台灣比較知名的作品是推理小說「惡人」,而我要提到的是其一本短篇小說集「熱帶魚」。昨天看著看著,沒有太多感覺,因為這種冷漠筆調有著真實感,卻不會激起心中太多的感觸,人遇到寒冷往往是瑟縮身體,看這類的作品會有這種感覺,知道這是真實人生的一種類型,因無法認同那種價值觀,只能算是在試圖用思緒來體驗人生百態吧。不過不並不討厭這類的作品,可能是自己非那種成功人士般只想看到人世間光明的那一面,因個性使然,反而在黑暗的那一面多所體會呢。
自我操作持續低迷的投機,與不看好的短期市場依舊,唯一值得一提,即便國X後來補跌,但整體部位算是在低持股下暫時穩的下來。而現在市場強勢標的,多數是我不認同的,這部分我只能望梅興嘆了,反而對於頻頻破底的面版、鴻X 我有著濃濃的興趣。當前一張都沒有,我想短期很可能會分批小幅買進,面板買的是股價淨值比蠻有吸引力的,而鴻X我認為西進後獲利應該可以穩住,所以我只是再等分批進入的時間罷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