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S&P對美債信降評是開了第一鎗,而解釋的理由之一是太晚調高債務上限,在我眼中這不過是馬後砲的行為。美債真正問題是,美國從2001年開始又再度面臨嚴重的雙赤字問題,而官商勾結明顯的小布希還一味的降稅、又出兵伊拉克,使財政更加惡化,如果以合理性,這時就是美債該被降評的一個適當時機。或者,當時這些信評公司還在麻木,但是至少在2008年美政府為了拯救經濟與那些大到不能倒的企業,所編列鉅額的救是計畫時,也是一個市場的降評時機,而不是在這種傷口上灑鹽的時機,這只會讓人更覺得信評機構真得很糟糕(上一個很糟糕就是CDO的評等被投行綁架,完全失去判斷能力)

 

把當前還是第一強國又是國際主要的清算貨幣國家降評,只會導致未來很難適當對於其他國家給予評等,首先以貨幣性金融資產而言,除了美元或美公債,還真的很難想到更具備安全性的東西。有人一定會舉黃金、瑞郎、日圓或人民幣等看似可以避險的商品,認為這些可以取代美元地位,但是:

1.     黃金因為產量的受限,早已無法與貨幣性金融資產規模連動,失去交易媒介的功能。如果走回金本位只會產生嚴重通縮,那時候可能201X經濟大恐慌的出現。

2.     瑞郎並非反應瑞士的國力、經濟狀況,從近期瑞士股市也跌的一塌糊塗就可以明顯證明。瑞郎的強勢不過是投機客一段過去經驗的定錨效應延續,這並非合理性結果。

3.     日本經濟因地震、輻射影響後更差了,且債務問題也不亞於歐美,強勢理由與2相同。

4.     唯一真正的候選人是人民幣,但兩個本質問題讓其連候選人資格都沒有,第一專制政治的不穩定性,使其能夠被信賴的程度大打折扣,其次是管制的外匯不可能去發展成為國際交易與清算的貨幣。

5.     這裡不提歐元,是歐盟若無法好好在這些年處理好南歐的債務問題,歐元或歐盟解體都很可能了,那歐元何需討論。

 

解決債務問題,從歷史經驗來看只有兩個方式:

    債務國自立更生:這個成功經驗就是亞洲金融風暴後的南韓、東南亞國家,因為可以持續創匯,逐漸把外債問題解決。

    債權國一筆勾消:過去許多第三世界國家能夠擺脫沈重的債務,往往就是借錢給它們的歐美國家用不用還的方式處理,著名的Brandy債券就是這時空背景的產物,可是現在誰能夠做出這種承諾,讓歐美國家的債務無須償還一筆勾消,光要認列這損失,就會釀起一場史上最大的金融風暴了。

 

對於無解的問題,如果是我寧願坦白的承認,不降評不是因為債務沒有真正的惡化,而是用相對方式評估,美債還是最值得信賴的金融資產,而不用絕對的財務狀況來評估。這與股市的評估方式相似,不是單用負債比高低來評估,還要看公司更項的競爭力,除了負債比不佳外,美國在其他項目應還是遠遠的領先其他國家。

 

我想,當前除了把信評公司的話當成放屁外,沒有其他好的方式,認真去看待只會看到原來全球過半數的金融資產都面臨價值減損,請問當前疲弱的全球經濟、多數國家財政都在惡化,能夠承擔這龐大的減損嗎? 而資金要從美元、美債撤出,還能去哪? 去當黃金的最後一隻老鼠,或者參與瑞郎、日幣那種無理的投機行為,能夠持久嗎?

 

今日的債務都是過去的遺留,這也是當前貧富差距過大的另一項表徵,因為每個債務沈重的政府都有一個問題,就是太多貧窮的人民要照顧,無法毅然決然的用增稅或消減社會福利來因應。而因為資本主義過於重利,也讓政治往往掌握在有錢人的影響力之下,也無法用剝奪富人的方式去解決,這種困境只有等到動亂(戰亂)出現後,一切社會地位重新洗牌後,才能獲得真正的解決。

 

其實公司也是一樣,轉型與改革經常也是一種口號或馬後砲行為,因無法大破大立,老闆也無一力承擔錯誤的Guts,只會在推諉或能拖就拖下度過。對提到公司,是因為今天在師大星巴克看著其的藏書「Onward」,對於星巴克的創辦人與回鍋任執行長的霍華的許多行動是認同的,雖其書中有太多難以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如體驗經濟或創新,但是其很能夠承認失敗,也願意接受失敗(如在2008年關掉很多店、後來舉了很多創新失敗後的認錯行動),這點就很難得了。還有其因為父親無法在工作自我實現與找到工作意義,其特別強調工作要具備這種功能才行,用這點回顧自己會很汗顏,尤其三個工作都沒有遇到好的領導人:

    第一份工作,老闆是個厲害的業務,說比唱的好聽,但缺乏正直、誠信,其成功在我眼中,主要是在對的行業(這產業半數以上都是獲利的,而且前20%都是暴利),而非對的領導人。

    第二份工作是家族式的金融業,用人為私,一樣缺乏正直、誠信,所以其只會逐步墜落而已。

    第三份工作的前一個老闆,算是有誠信的人,可惜在正直或用人上出了問題,且決斷力也不足。而後來的更不足提,標準的大官人,對官員多數的負面觀感都可以從其身上看到。而公司背後的藏鏡人缺乏能力,當然也無正直與誠信。

 

在批評的同時,一定要說自己也沒有太好,除了正直、誠信還有把握落實外,也無法真正對工作產生多少貢獻,很像春秋戰國的食客一樣,沒離開只是悲觀了,多數的烏鴉一般黑下,能去哪裡?

 

藉由美債被降評,東拉西扯了一些雜感,國家與企業都是因為人的本質問題,最好只能光輝一時,多數連光輝都不可得,最後都是要墜落的,如同流星一般。而處於流星的自己,沒辦法讓其改向,只能隨著其敗亡,頂多換一顆墜落的比較慢的,減緩這個速度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