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湊佳苗是近幾年新崛起的日本作家,「告白」那種復仇方式的推理小說頗有新意,而「贖罪」比較平淡些,這本雖也涉及殺人事件,卻比較像試圖反應社會問題,而人們確實會有這種潛在無法失控的可能。

 

故事主軸大致是,為了能夠符合居住地點多數人應具備的地位、成就,不論大人、小孩都出現了行為偏差,而作者用了比較聳動的殺人事件來凸顯問題所在。可是,因為涉及很多內心的黑暗面,又與家庭息息相關,因此問題是點出來了,卻是無解之題。

 

習慣於中國傳統教育的人,可能會對於我常講的無解不太能夠接受,可是隨著年紀越大,這種凡事種因於選擇,而非對錯的想法日益根深蒂固的存在,任何事情事後都可以輕鬆的點出癥結點,但是事前呢? 要通往彼岸的方式,至少可以舉出數十種,連市場變動都可有漲、跌、平盤三個基本型,何況加入其中起伏變化後(如先漲後跌等等),更是趨於多元,這種多元是人行為千變萬化的一種解釋。

 

我想舉幾個小說中試圖提及的社會問題:

    只因一時情緒失控就殺人,有那麼嚴重嗎? 我認為作者有抓到人的行為精髓,就是把故事中那些壓抑的人寫成這種失控,這可用水壩來說明,定期性洩洪的水壩不容易崩潰,但無法宣洩過多水量的則容易崩潰,這就是人類情緒的一種「累積效應」。很多人平常都忍著,一相情願的以為事情會自然的淡忘,可是負面情緒可不是那種揮之則去的東西,往往都會潛伏在內心。如果每當不滿時會發現,原來我們都記得之前的總總退讓,然後可能在某次失控下開始算總帳。我認同儘量宣洩心中的不滿,但要能夠短期、非過度的方式,而「會叫的狗不咬人」的話是有些道理的。

    因家裡出現了兇殺案(或其他重大犯罪),就該用有色眼光去看待兇手的親友? 多數人都會不直覺的用了不當聯想,好像壞人的親人也好不到哪去,我想年輕一點的自己也有這種傾向。 隨著後來自省的頻率多了,發現原來這都是自己的思慮不周,犯了錯誤的連坐思維,只要回頭看難自己家人,每個人有多不同就可發現,這種想法多可笑。

    對於行為偏差的小孩該如何處置? 容忍、強硬、逃避等都有利有弊,這也是人性難懂的明證,因為不知對方會如何反應,所以選那種方式都可能無法「對症下藥」。因此,那些什麼「虎媽的戰歌」的書,不過是事後諸葛的話,很像成功人事後吹噓自己有多行,孰不知可能只是好運而已。我認為唯一有用的是坦白,只要是明理的人,坦白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才能夠避免誤解,但是有多少人是明理的呢? 我很悲觀的說,多數人都做不到,所以即便坦白,結果依舊好壞難料。

 

以上只是點出故事中一些想要彰顯的問題,都是很值得思考的,還有如多管閒事、由愛生恨、錯誤的婚姻觀念等,書中都有點到,或許這也是這小說的缺點之處,想包含的越多,其實往往都只能輕描淡寫,沒辦法騷到癢處,不過至少點到問題都具備了真實可能,因此即便很像在「觀覽」,但是看多了就會有些感觸與想法,這是我覺得值得一看的理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