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創新低量,自己的心也同樣的冷颼颼,近期陷入低潮,尤其是閱讀的低潮是不小的打擊,不知是那個環節出了錯,上週幾本快速翻閱的書有:
「紀律的交易者」,我很認同心理因素在投機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但後來傾向「隨機的致富」觀念後,對於那種太過人定勝天的想法,會出現一種無形的排斥感,成功如果真的是光憑訓練就可以達成,那世上早就該被多數人都成功所塞爆。另,作者第二部分扯得太遠,都有些不知所云了。
「來自咖啡產地的急件」,作者希望到第三世界去倡導公平貿易,讓利益能夠回歸耕作者,可是同總幹事所言,我一點都看不出透過合作社,如何能夠分辨合作社沒有扮演中間商的角色,又作者沒有發現,合作社負責人都可以招待其去住衣索比亞皇帝的過往居所,對方能夠有多乾淨,沒有從中獲得不少利益? 最大的困難點在於,如何突破第三世界政府的貪污舞弊,如果多數的利益都被這最大的中間商(政府)拿走了,那原先的目標不是多數成了水漂。 我比較好奇的是,如果一切的出發點是為了地球好,那為什麼沒有探討咖啡是否是一個好的作物,當很多第三世界的人都吃不飽時,是否應該先以糧食自足發展,過度的全球化後,經濟上提及的蛛網理論問題只會越來越大,這不是一個好現象。另作者認為金融交易操控的耕作者的收入,我想這完全是門外漢的說法,農產品期貨交易中,多少是實務交割呢? 如果生產的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難道會被金融市場的價格完全主導嗎? 我想在很多投機、投資的行為上,價格可以背離,但是有價值的還是仍繼續存在,等待何時能夠被發現而已。
「股市絕學2:線型會說話」,這本書沒啥好說,單純的浪費錢而已,比大師出的書還糟,如果把技術分析用這種方式陳述,一點意義也沒,完全是本地雷書。
投機還是在慢步侵蝕中,這種人氣渙散,蠻能夠凸顯我當前的心境,並非損失很多,而是一種懶洋洋、提不起勁的感覺,這時候少數的英雄式標的,吸引不了我。我只願意慢慢撿拾那些原先非基本面轉差捨棄的,但進度緩慢,都是一張、兩張的撿,如同老人拾荒。
社會病了,做錯只要道歉就好,那也未免太容易,尤其像是潑糞這種惡劣行徑。對於自殺,倒是沒有太多負面想法,生不由己,可是確實死是可以由己的。別把生命看的太輕易,應該是對那些造成別人生存風險的人說,如果是自我選擇而無先殺了別人才自殺(或縱火等危害別人等),那都只是一種人生選擇。或許是當下的不智、迷惘,但誰能夠知道,活著一定就是最好的呢? 活者作惡、活著增添社會成本(遊民等)、活著讓親友痛苦、活著做些禍國殃民的事等,真的「活著」就是最好的選擇嗎?
現在才重視全球經濟緊縮的衝擊,會不會太晚,鬼扯中國降息是利多,會不會太無知,從近幾個月中國、巴西、印度等經濟走勢,對照美國,我比較擔心的是,原先依賴新興市場勞動力的歐美,因為本身經濟窘境,逐漸有把勞動力拉回國內的傾向,這是「去全球化」的一個徵兆,對於當前數字導向的經濟,是長期負面影響。
如果連精英都可以用公積發現金,那我那檔現金概念的苦主應該可以發個10塊以上現金才是(去年還因交了未分配盈餘稅,全年搞成虧損)。公司會不會替股東著想,股比股,真的是很氣人呢。
忽想起古代夜間敲鐘鑼,小心市場風雨正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