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再造口業了,阿密陀佛!

 

 

相信幾週來,您應感受出,我與A的溝通並不好,我想要其先增加對所需知識的提升與瞭解,才會再一開始一直採用問為什麼的方式進行,可他並不認同這種方式,認為事情能夠在缺乏知識下速成,缺乏知識的問題就是,看起來好像有個樣子,但細看就知道其實很多地方有問題,但我講了幾次沒用,我就不會再講了,所以後來才會改採建議,希望由您去跟他溝通。

 

在我的觀念裡,若不認同他的想法與作法,我不會試圖去改變他,但我會忽略之,畢竟改變一個人的困難度在我心裡是很難的,我無法形容,我很多次跟其說去想為什麼(why)時,他展現出來的不認同感覺讓我有些不爽,我心裡都會升起莫名的鄙視感,之前我講過,如果不是將,我也不會想要多說什麼,我不會在兵身上浪費時間。

 

我想,之前與您聊過多次年輕一代的問題,隨著功利主義盛行,很多工作上的態度是隨年代產生價值觀的轉變,我通常就是喜歡與不喜歡兩種,譬如我提過我喜歡OO(之前同仁)的工作態度,雖其非思考型的人(不夠靈巧),與我差異頗大,可二者至少要有其一,我就能夠接受,二者全無,謝謝再聯絡。

 

如果有點自覺,我認為A早該做出一些額外的東西,譬如之前提及的自己對這份工作的認知到哪裡,自己思量欠缺什麼,如何補齊,自己的進度是什麼,持續提供自己進度狀況,要讓別人看到其有在進步,才可能有期待,有期待,才能逐漸被信賴,重要的事情才敢交給他,否則做些不重要的事情,就以為這就是工作,真是過於簡單的幼稚思維,又做不好小李子,未來??

 

不過,至少後來改變方式後,多少覺得略微改善,他的思維與XX部門過去很多年輕同仁一樣,都是偏好在技術面,認為先增加效率才是重點,曾跟他說,我後來都不會想跟XX部門的人講太多,因為對內容都不懂,怎麼溝通下去,但他沒有意識到,其實我也有影射之意吧,如果只重方法,不重內容,都會走到同樣的結果上。

 

我其實猶豫了一下,但還是覺得讓您清楚知道我的想法,可能會比較好,批評別人絕對不愉快,最好也聽聽A的想法,免得陷入我的片面之詞。

 

事情完全沒有對錯的問題,殺人犯也常不認為其做錯了,就是適不適合而已,或許簡單來說,他跟我不適合吧。

 

聽聽就好,宛如風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