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機或投資,每每思考時都要問自己一個基本的方向:多或空?當然多空不是憑空決定的,也不是憑運氣的擲硬幣看正反面,而是要用一種「自我相信的方法(經濟、技術面等各種方式)」,作為多空的研判依據。只有方向確定了後,再去思考操作策略才會有意義。


為什麼決定多空那麼重要?並不是要做到多時買進,空時放空的完美演出,而是即便單純的只能做多,多空決定了回檔時應該採用的態度。
*多頭時,任何回檔都是買進,不要賣、 一直買最好。
*空頭時,任何回檔都是要不要「棄船」的考量,如果不想棄船,才設法去補破洞。


現在時間點到了,開始有明顯的回檔的機會了,是該好好的想一想,短期的是否出現了轉折? 因為:
*台股2個月來上漲超過40%(同期間美股也上漲超過30%),漲的太快、太急。
*不知道還有誰沒有參與到,先是內資、後是外資,然後融資也大增,三資聚集不是件好事,其中融資問題是短期才浮現的。台股這波真正大漲是在3月開始,指數從4300~4400間,一度到達6680,波段漲幅53%。同期間融資從約1300E增加至5/13的1834E,增加41%,看起來融資好像沒有追上指數漲幅。但是若從融資在從6330點開始,從約1600E增加至1834E,短期就增加了約15%,但指數卻開始原地踏步,意謂即便整個波段融資增幅小於指數漲幅,有近半數的融資是增加在6300點之上的,這樣高成本的進場,勇呼哉!


原本期待2Q可以慢慢漲,上漲時間拉長才能夠去尋找更多的獲利機會,很像我們節日放煙火一樣,如果一天或一小時一炮,花了幾千萬就能夠璀璨持有。如果都在幾分鐘全數施放完畢,是得到一個很絢爛的畫面沒錯,但不持久只會讓很多人旁觀來不及上車,或急忙上了車,卻錯走了賊船。


還有這波台股走法太投機了,只是一個還在沒有成為主流的觸控面板題材(Window7支援觸控螢幕),就讓「洋華」即將成為台灣股市的股王了,差晶華不到10元,離宏達電也不到一支停板了。還有「宅經濟」也走太久了吧! 現在要進入遊戲軟體業的淡季了(4~7月淡季),還卯起來硬拉網龍,真是不要命的演出,我必須合理懷疑,某些主力應該有藉由抬拉部分個股來掩護出貨才是,否則無須逆勢與在未來幾個月營收將走弱,還拼命的拉。我記得一句股市名言:「萬般抬拉只為出」。


近期我給自己的方向是:「不拉高持股的短線進出」+「建立隨時可能要下車的心理準備」


為了不因人廢言,我引用討厭的呂宗耀話語:「觀念致富」,我們都需要用觀念來尋找機會,但是卻是「運氣致富」的,所以應該是「觀念決定人的高度(程度),但是致富是要靠運氣的」,希望我的一些觀念是對的,能對大家有一點點的幫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