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差異很大,尤其習慣上,譬如我偏勤儉性格,看到有人不珍惜資源,多少有些不是滋味,譬如一天要洗幾次澡,每次都要耗很多瓦斯,最無言的是只是為了洗一條毛巾,還不是浴巾那種大小,就要用洗衣機轉個幾十分鐘。老實說,如果是這種生活習慣,沒有天生的不平等(生在有錢人家),一輩子為錢所困我一點都不意外,否則何必兩個人住在比我租的地方還小之處,可憐之人多數有可恨之處

另一個問題就是,我不能接受無恥、只想佔人便宜的人,譬如我在該戶搬入一段時間,發現其耗用公用付費很多,先雞婆跟其說,請其麻煩留意一下,可能使用某些共用付費已超過整體使用的半數。對方只想推託,說一起分攤不要計較太多,聽到這裡,我後來都不願意與之打交道,因為我覺得,如果不是對方自願,還想佔別人便宜的人,品德上絕對有很多缺陷,果不其然在約一個月前,其藉某個小事亂發飆,最後還被我說的無言以對。

提到這點,也藉此提醒自己,缺乏雍容大度,過於計較對自己是一種負擔,我可以不說出來,但心裡卻沒有真正放下。可能是自己還沒有對這世界感到絕望吧,總認為從個人做好,還是對於社會有所幫助,所以對於私德尚有頗多要求。

另一個思量是,是否要展現真實的自我?  我一直很不喜歡中國那套偏向虛偽的交際方式,雖凡事留顏面,可是就是這樣虛假,造成人與人的信任度不斷的降低中。為什麼近幾年宮廷劇會成為許多人探討的焦點,因為那種勾心鬥角,慢慢的也在人們的周遭世界裡散開來,尤其在整體經濟環境日益轉差的時候,很多時候需要淘汰或擠下別人,才能夠往上爬。

最近幾天是歐美的購物旺季,陸續傳出來的消息是,不太旺,可是我看到至少YOY還是正數,代表現在歐美多數人的消費習慣依舊無法改進,明明經濟前景不佳,明明負債壓力不低,還是沒能夠真正的緊縮消費。人類不到黃河心不死的性格,是我在2008年錯判景氣復甦所需時期的關鍵因素,這也是後面我在操作上逐漸放開過度保守思維的主因,最後如果真的爬不起來,就是一起毀滅,而毀滅後即便部位空手,也不一定能夠躲得過動亂的肆虐,那乾脆不躲了。所以未來任何大跌,我傾向是共存亡,往下會以增持為主要策略。

雖閱讀「快思慢想」的進度緩慢,但逐漸對於一些主題漸漸產生興趣,如「少即是多、回歸均數」等,不過我對於書中一些機率的說明感到有些不解,是我腦袋比較遲鈍了嗎,一些書中提及的錯誤率、機率等計算結果,都不是很瞭解,變成知其意,卻對例子計算產生了疑問。

中國問題在經濟減速的過程中會陸續見光,譬如今年就看到很多中國快速展店失利的訊息,之前卻沒有印象有如此之多。另,之前提到的影子銀行問題,也開始有付不出利息的現象,都是清楚的佐證,凡事有利也有弊,而弊之處多數只會在衰退時,排山倒海而來。

我也常問自己,何必想這麼多,事情遇到、發生了再說,可是心不由自主,一旦習慣了多慮,想停止沒有這麼容易,這也是本性難移的一種?

多慮的人必須避免後悔,否則沒完沒了,所幸自己這部份問題不多,既然都是自己的選擇,無從後悔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