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了半年多的二輪電影,雖有不少普通的片,但還沒有今天看到的「鬼入鏡4」糟糕,步調有些緩慢,無聊勝於恐怖氣氛。

好佳在,第一片「歌喉讚」雖故事簡單,卻以歌曲動聽,多元的人物展現來故事的趣味性,是一部休閒性的好電影。並非歌舞劇,卻能以音樂性的來展現的電影鮮少,是這故事的特殊點。

昨天看完「新說水滸()」,覺得鮑鵬山的作品具一定可看性,之前看其講孔子也很受用。這類的書,不單單就由人物描述來彰顯人性,重要的一點是把作者的閱讀經驗一次性呈現,書裡提到很多中外的思維,用來作佐證作者的一些推論或認為,這部份多少有所收穫。這書摘錄幾句:

1.     或許人生就是這樣,只有拿掉了,才能圓滿。

2.     不見好(對自己嚴格、對道德堅持)不如 不見怪(對別人寬容、對人性理解)。

3.     有常識,未必能做大事、成大業,但至少可以做個過得去的人。

4.     自我欣賞,常做傻事。

5.     反抗施加於一切人身上的奴役與迫害,才能夠最終保護自己不受奴役與迫害。

6.     人,也就從打個人小算盤開始,大人物變成小人物!

水滸傳是對於社會的批判,許多探討的社會問題至今依舊存在,只是沒有過往專制時代嚴重,以林沖來指出人性的「懼怕」,可即便比多數人勇於發起衝突的我,本質還是個懼怕的人,可能這就是所為的奴性吧。

看到不公不義,多數人當下都有氣憤填膺之感,可是真正能夠去反抗者有多少,而多少反抗者是如魯智深這樣的品格高尚,還是像宋江、林沖、武松之類,不過是環境所逼或好面子等偏向自私的心所指引,並非真正值得敬佩的人,這呼應了我後來的思維,多數人是名實不符的,往往虛名、盛名都帶有澎風成分。

自己也經常在這種道德或價值觀的衝突中,猶豫與矛盾,想要成為一個自己不厭惡的人,可這樣的人往往不會被社會所接受,why? 水清無魚,太多既得利益者存在,體制性阻力無處不在。下午比較快速的看了改拍成電影的「熔爐」,作者想要表達的議題也雷同,明明是該被髮指的惡行,卻因為金錢、共犯結構,被輕判了,這類不公不義的事,這世界到處都在發生,反抗真的能夠產生撼動的力量?  如同水滸傳人物,不論沈默或反抗,都有好與壞的結果,沒有一個準。

很不喜歡這種年長後,看到社會真實面貌,內心產生的很多矛盾衝突感,可這是人生的一部份,或許還是人生比較值得書寫的那部分,算是逆風飛翔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sttw 的頭像
    sophisttw

    sophist 的投機、生活分享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