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資料公司TEJ月刊,原先多數內容都頗無趣,這期有一篇有關 CEO薪資統計的報告,倒是有些意思,其原意是要探討中國高階主管薪酬,所以拿台灣做比較,可我只有興趣看台灣的情況。

台灣財報揭露薪酬分為八個級距(副總以上),該報告的2011年統計結果如下:

1.     低於200萬:15.83

2.     200500萬:51.63%

3.     5001000萬:21.46

4.     10001500萬:5.94

5.     15003000萬:3.25%

6.     30005000萬:1.19%

7.     50001億元:0.5%

8.     1億元以上:0.19%

我曾經看過財報,有獲利不算差的公司高階主管,一年只領一百多,與上面低於200萬的有15.83%,算是有所印證。其實,很多高階主管若同時為大股東,比較好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專注於企業獲利上的分享(股利獲得),而非坐擁高薪,這樣比較具備正面激勵效果(對股東負責)

其實,看薪酬狀況,主要想要知道的就是,有無肥貓問題。這點恐怕很難避免,尤其是金融業,虛幻的貢獻卻領高薪,在我眼中是肥貓過多的地方,電子業也是。

看過很多國外的相關統計,也是發現從1980年代後,高階主管的薪資成長過快,比中下階層的薪資成長,往往超過數十倍,甚至誇張到數百倍的差距,這也是後來企業走向腐化的重要原因,高階主管因為利益考量,只想短線大撈一筆,誰管明天呢?

如果沒辦法真正的以中長期(5-10)來看一個經理人的表現,很難做到什麼好的公司治理,所以這個議題後來變成一個可笑的話題。完全是掌控者自由心證,那還有什麼公司治理的想法,這也是很多公司的運作荒腔走板之重要原因,缺乏了制衡的力量。

有人一定很納悶的說,不是稽核、風控或會計等單位存在,就是一種制衡力量嗎? 這點完全是想太多了,一旦不配合往往就是離開,當存在與否都要仰仗高階主管決定,還有什麼制衡力量,倡導獨立性不是很可笑嗎?

錢真是個惡魔的禮物,鮮少人能夠在其負面魔力下堅持,最近八里殺人案,不也為了區區幾百萬就挺而犯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