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明確人生目標前,活著,只有一個方向,自我成長。 

全能星戰」,中國的歌唱比賽之一,諸多真人秀中,看到了追求自我成長的必要,名利與否不重要,端乎自我看法,內心強大,才可能面對種種挑戰。

就這樣一連看了八集(10/11-11/29),我的觀賞心得:

  1. 最佩服龔琳娜與老囉夫婦組合,龔琳娜擅長民族唱法,與流行樂有一定的差異,可其願意各種嘗試的表演,光這份用心與付出,讓自己都想去聽聽這個歌手,擅長的神曲是怎樣的音樂型態。
  2. 表現最穩定的是孫楠,作為中國流行樂的老大哥,唱功與用心準備沒話說,不過言語中透露了一點自大,這可不是件好事。成功的人很難沒有自大成分,不經意透露出來的部份,還在可接受範圍。
  3. 最自我的是張韶涵,不能說其沒有努力,其雖說話沒有吳克群直白,其外表呈現出來的,是不太能接受別人批評的,可真正的唱歌實力缺是不如其他人,外表加分亦是事實,沒有自知之明?
  4. 直白與自我兼具的吳克群,其求變的心態很好,從其音樂改編、歌詞多變可以瞭解,可同樣不太能夠接受批評,雖講的話有些道理,還是太衝了些。一直想要以小兵吃將帥,好勝心與張有拼。
  5. 最毒蛇是金武林,很多事實不用攤開來說,如果歌唱完全靠實力,怎會偶像永遠不死?因這點,在比賽中點評時多次刺向張、吳,引來言語反擊,有些無謂。不過後來從其他製作人透露,是個性使然,人果然深深被性格所制約。
  6. 表現不錯的陶喆、胡彥斌,有時候還好,但有時候又能端出不錯的改編演出,從比賽中可以看出這兩個人的擅長處與表演風格。

願意把想法呈現出來的直白很好,可往往過於直接,難免傷人,亦是自己常需考量之處。如果這社會多數人,個人修養不足,那直白往往會是一個人際關係的隱形殺手,無法分辨,如何能夠體會人言之好壞。

自己想看的是求新求變,對自己有期待者,是無法滿足現況的。我雖困在一個社會的泥沼裡,卻不曾真正的放棄。在工作看似放棄,那是因為自認不到超過5%機率,可以找到對的人與事,只能暫時的隨波逐流,這樣虛耗一輩子機會不小,可性格不容許自己,過度冒險。截至今日,若有發揮機會,不是那種建築在別人的傷害上,自己很想去嘗試,有目的而為的留下汗水與投入,才是真正在工作(還沒找到適合自己,且能不傷害別人的事)

回家,沒有做什麼,單純的吃吃喝喝,人總是要有可以放鬆的休息站,緊弦易斷。

這幾天,只看了一本湊佳苗的「藍寶石」,7個短篇小說,一些善意、惡意的集合,還不錯。

看了歌唱比賽,想到了該去付149,更新一些新歌曲,期待裡面有些新的感動與體悟。

投機,有打算新增興櫃股票。因應缺乏流動性,不要投入太多可以把風險控制住。一家通路商,雖產業有風險,可近4EPS 平均有4塊,今年上半年也有2塊,負債比高,但仍屬於通路商的產業特性,不意外,重要是看了現金流量,沒有大量失血的問題,淨值30多,近四年現金股利為1.52塊,這樣的公司興櫃價才20多,打算多少買一點,這條件在上市櫃裡,真的打燈籠找不到,唯一的風險是財報造假,覺得值得冒一下險。

在竹塹,天雖灰黑,卻甚少飄雨,昨晚回台北,轉為雨綿綿的天氣,今天多數時候都飄著雨,外出不太方便(早上外出運動,運動鞋有些濕了),連明天上班都有偷懶的打算,是否改捷運取代單車,減少需要換穿脫鞋,或濕鞋的風險。還在腦子裡轉,性格有著猶豫,這點小事依舊不決。

最近常要多提醒自己,不要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多數自私的行為是不分老幼,可常看年輕人為之,不免想要給予一些集合論。即便比重高些,只要不是單純年齡的問題,以此認為這是年輕人常見通病,多少犯了以多概全,失了部份客觀。

慢慢接受,社會的一種常態,所謂常識、共識,制約著多數人,即便不合理,多數人無法擺脫旅鼠行徑,脫離者亦不會快樂,旁人的異樣眼光、話語並不好受。自己要減少這部份的批評、不滿,說也沒用,還不如省點氣力,生活也會順遂些,期許自己的心能夠逐漸改變,讓我好過一點(心,放過我一馬吧)

在外面Café一直連不上網路,租處也連不太上,隔絕是好事,可尚未能完全拜託網路世界前,連不上有時還頗令人困擾,好事一件卻不開心。

不間斷的閱讀、自我思緒的翻騰、自我呢喃、有定期的運動,這樣的生活的型態,符合自我成長?無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