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時想到,過去幾年實際的持股率應該很保守,這說明了什麼?

實際看看數據,從2008年以來,自己各年的平均持股率為何?

ž              200834.3

ž              200935

ž              201026.2%

ž              201142.6%

ž              201241%

ž              201347%

ž              2014(截至12/15):41% Max56%)

上述還會因偶而忘了扣除CB,略微高估持股率,但可以看出這數據實在低的可憐。如果思量,影響2008年後自己投機結果最大的因素,說是資產配置肯定八九不離十了,畢竟低持股率下,要得到多高的報酬率,天生的挑戰很高,平均永不到一半的錢要去獲取超越市場的結果,這肯定是自己過往的一大操作特點(亦是盲點)。

自己也曾想轉為價值操作,試圖找尋拉高持股率的可能,可惜今天幾次主要持股吃鱉後,短期雖主要持股依舊是自己持股的重心(如前五大佔整體超過5成),可是因損益結果不好,遲遲用趁勝追擊的方式,去提升持股。往下買的動力比較低,保守性格會因損失擴大,雖不一定會停損,但肯定不會亂壓。

唯一機會,是期待有成功經驗,提昇自己願意放大主要持股操作的心,2014年這可能已告吹,期待2015年吧!

我不過度否定保守操作,畢竟這帶給自己一個安心、穩定的好處,事後反思常流於重結果、輕過程,自己不會犯這個毛病。可惜,自己的痛處即便自知,還是苦無良方,或許這就是一個人的極限,什麼時候有機會突破?

沒良方,就繼續自我清理、清理,剩下的就是不斷嘗試,然後等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