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平日無異,上一早六點多的拳擊有氧。課堂上,老師勸說有無25-35歲正值體力高峰的同學,想要學習教授有氧課,讓她可以幾年後不教課時,能夠在台下看著好的老師,跟著運動,還說總不能變成阿婆還在台上跳吧。

聽到這,旁人笑了,自己微笑,台下輕鬆享受運動比較字在,一旦為有所為,無形壓力產生,或許運動不再動人,轉成惱人差事。

近一兩週,早上課人有變少,天氣不差,是自然淘汰的結果(惰性戰勝一切)

八點多來到某連鎖Café,點個早餐,開始股市上癮症者的看盤,一開盤普通,後來有點漸入佳境,能維持下去?

中場,最大持股崩潰,會因此轉為虧損?近中午,最大持股仍跌1-2%,所幸二哥大跳起,成為部位中流砥柱。

終場,二哥大收漲,當日維持小正,可最大持股轉為虧損,想從它賺到錢,真的這麼難?持股略增,手太癢。

即便股市一直漲,衝高價,衝落後面板,持續拉高本益比,這些行動讓我看壞後市。

二手書出售,好的月份約一萬上下,差的2-3千,二月比較好,三月比較差。

去年8-9月間作的人民幣存款,一度在今年二月報酬達2-3%,可近一個月人民幣大貶,現只剩一丁點利息,接近損平,金融操作都是來來回回,曾經擁有只是過程,結果難料,自己投機不也如此。

O超商販售的財O雙週刊,最新一期又送了本還不錯的書,「肯恩費雪教你看懂投資市場」,昨天買了雜誌並翻完,用數據闡述幾個簡單的道理,人的記憶的短暫的,歷史結果的雷同往往有意料不到的收穫,如果想要強化投資股票的信心,這書多少有幫助,畢竟數據這樣顯示。

早上看完,頗喜歡的日本作家,角田光代,「紙之月」,剛在日本NHK上映翻拍的電視版本。角田光代近幾年的作品有個傾向,從社會新聞取材,把社會新聞透過自己的想像、包裝,成一個新的故事,這本有相似的味道。銀行員捲款潛逃並不少見,背後的可能故事,作者提供一個陷入高額花費、外遇女子的故事,說明人往往不能有個開端,從小變大是很難免除的趨勢。

翻閱了簡體書,Martin Zweig’s Winning on wall street曲線的秘密」,作者基本是趨勢、指標操作者,書中一些貨幣、動能、情緒等指標,因不符合我的思維,大多快速翻閱,不過預測熊市的三個指標倒是有些道理,明顯熊市往往有「極度通膨」、「極高本益比」、「負殖利率曲線」三者情形之一或二、三。而引用李佛摩的關注損失,讓獲利增長等想法,都是趨勢操作的該有作為。

想到了自己,缺乏明確操作模式,當下僅有目標,就是做到隨漲抗跌,常做獲利了結,驚驚不到頂。

看盤、運動、閱讀、上網,一天又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