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懶了,閱讀進度慢了,工作時間多了(雖然比較同事我是相對輕鬆),運動少了(與前項有些相關),身體狀態差了些,投機還ok(投機客就是看錯也要設法找賺錢機會),還有許多沒有辦法訂出多寡的空白部分。

今天與前前工作同事吃飯,不太熟的聚會,冷冷的感覺。我沒有太多可以談的話題,比較有話聊的人後來都臨時沒去,就我一個無趣的男生,面對四個女生,外加一個小孩,很怪的組合吧! 我大概一年多沒有跟這幾位說過一句話,才會感到很冷,對方也會覺得很不自在吧。邊吃飯還被問了有沒有女友,真是個好問題,我這樣騎著腳踏車赴會的人,又能期待多少人可以接受呢?還好有人說句:是我沒找吧!沒錯,就是這個答案,先苦後甘(或許沒甘也不定)不是多數人可以接受的,還不想去害人,同時也誤了自己。

好像不談工作,就少了許多話題,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要對工作有所批評,在沒有特別值得稱讚的地方,就缺乏可談之處。當前工作除了在公司時間長些(必須坦言多了近60~100%),需要面對一些不喜歡的雜事外,沒有太多可以抱怨地方。我的特立獨行(沒事時一個人靜靜的在座位上看書)還沒有受到批評,同事人都很好,他(她)們都比我忙,我有些不好意思,但這是我的風格,忙與盲的事是我努力去避免的,不想去改變。我不會主動去包無關操作的工程,我不求在職位上更上一層樓,不喜歡的事當然不會主動。我還是會想,真的要「裝個樣嗎?」,難道做自己這麼難,一定要說的一口好投資,成日在網路與電話間來回才是辛勤操作者?回首曾經每天工作超過14小時的日子,操作能力比當下爛上百倍。我是「懷疑經驗論者」,經驗告訴我過去忙與盲不可行,當然沒法走回頭路。不是當下自己有多厲害,而是我至少有自知之明(承認無知一點都不可恥!),知道不可為就作罷,能夠捨棄自然多了些閒情逸致。多數人一直用「專業」麻痺自己,我只知看書越多,越感到自己的渺小,與世事無常。我搞不懂什麼是「專業」,是懂得比較多?還是比較會鬼扯?我只知道對事情抱持懷疑態度與批判精神,然後用經驗去減少犯錯並時時反省,所以我是個「懷疑經驗論者」。

我承認這樣的思維並不輕鬆,但也沒有多少負擔,只是和寡而已。我想就繼續和寡吧,未來可能會少些發表,把一些想法就放在心底好了,「少說、多讀、多做」才是好的作為,打些嘴泡沒太大意義,期望自己能夠落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