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參加Jenus Labs.活動,一整天北投春天酒店的行程,是個學習平衡人生的課程。主旨在教導學員去擴大自己能量,如同把水杯容量從原本的500cc變成750cc(像飲料的中杯變大杯),這樣即便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壓力增加,也能夠調適、接受。

我對於其中一個小故事印象深刻,主要在說明訓練的有效性。幾個身材健碩的運動員設法去完成一個一英里的來回路跑,但途中會經過叢林,可能有水蛇、鱷魚或野豬的攻擊。途中主辦單位去假裝野豬聲,結果這些運動員直覺反應是不顧一切回頭狂奔,絲毫沒有想先瞭解是否真有野豬出沒。後來換上了軍人來挑戰,這些軍人聽到假的野豬聲第一反應就是趴下,很像作戰時遇到伏擊先找掩蔽物一般,然後發現是假的,狂笑一番後繼續完成原本路程。這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 不同經驗會導致不同結果,說明了人類用訓練來養成習慣是有效的。

曾經聽說國內海軍陸戰隊曾經有這樣的訓練方式,命令弟兄跳入糞坑,每個人設法在五秒內捉一隻蛆,然後爬上糞坑,捉最小隻的人要把它吃下去,這樣是合理的訓練嗎? 以過程而言是不人道的,但從訓練角度來講又有其必要性,因為作戰本來就是沒法確定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實行,遇到惡劣情況還能夠穩定的去判斷情勢,才具備突圍或達成使命的能力。如同上述故事,為什麼軍人能達成任務,但運動員不行,主要就是心態上的差異。

「運動,可以發掘人類無限的適應能力。」這是課程中花了不少時間強調運動的必要性的理由。它期勉學員能夠每週都有適量的有氧、阻力 (訓練肌力) 與伸展運動,這樣才能維持一定的體能,有助於提升自身的能量。建議的份量:
 >有氧每次30~60分鐘,每週2~3次。
 >阻力每次20~30分鐘,每週1~2次。
 >伸展每次5~10分鐘,次數可多些,最好在運動前後都做伸展來讓身體舒緩。

我從幾年前開始有固定的有氧運動,一週平均3次,加上意識年紀已超過30,也花了許多時間做伸展,唯一缺乏的就是阻力運動,現在還沒有想要練肌肉的打算。我強力建議要有固定運動,我也認為不用把工作當藉口,我以前每天實際工作平均超過13小時(每天7點初到公司,傍晚5~6點離開辦公室,花約兩小時運動(不是每天),平均再花3~4小時寫報告。若包含假日,可能每週平均70~80小時),還是能夠維持運動,這是自我要求,但前提是沒有家庭。運動是一種抒發,可以暫時把注意力移轉,況且一直在公司本來就會彈性疲乏。把運動當作早些下班的理由,然後換個地方來提升效率,雖然咖啡店的支出增加不少。

另外一個提升能量的方式是飲食,少量多餐讓身體不致於因飢餓消耗肌肉,也不會因暴飲暴食囤積脂肪,這是我現在沒做到的地方。我一直認為不要浪費,所以常吃的過飽,又怕花費太多,不想吃太多餐,這說明我的飲食習慣不佳。我要設法養成好的飲食習慣,這樣配合運動才能達成提升能量的目標。據統計得知,人是制約生物,習慣左右了95%的行為,所以要讓目標成為習慣,然後就會自然而然的一再落實,這就是Jenus課程的主要目標。

一天都沒有看盤,原本期望可能有持續的反彈,結果晚上一看,心涼了一半,仍是個不妙的大跌。尤其融資不降、金融股與台塑集團還沒脫離風暴、高價股補跌,這都是令人擔心的地方。自己比大盤好不到哪去,那檔不停損的錯誤還是實實在在的貢獻了當日的94%損失,這檔從我開始買入已接近腰斬的CB看來只能期望開債權人大會了,賠的實實在在並不冤望,我坦然接受,心理卻不好過。即便還有70%現金,我仍然每天損失創下歷史紀錄,看來短期要接受這個打半年以上白工的現實,賭債肉償,願賭服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