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Iris Murdoch的作品,第一次看她寫作,起初蠻用心,後來逐漸不耐煩,除了篇幅不小(500多頁),近期被自己爛操作影響、對新工作還不適應影響了閱讀進度,無法讓心靜下來是比金錢損失還令人厭惡的事,對我而言。

小說主體是探討「愛」,一種理想的愛,像是浮士德對於愛情的憧憬,最後還是破滅。即便這樣虛幻,我們是否還是需要一試再試? 我沒有經驗可以評斷,只覺得作者的描寫具真實感,以人性面思考,幻想的愛與不負責任的愛都是常態,這樣武斷的看法,相信很多人不能接受。

我是不喜歡這樣內容,把初戀太過美化,又把現實生活過得太荒唐、複雜,這是一大半翻閱很快的原因。但是對作者的人性描述相當認同,這是我腦中認為的真實人生,卸掉包裝後都是這樣赤裸裸的露骨,無法否認的醜陋面。

我承認自己是「悲劇人生」性格,看法偏向負面,這是性格特徵之一,很難改變。如同白文正的輕生,在許多人眼中一定不可思議,事業有成並富有,僅會為了一些負面評價,就了斷自己? 不要意外,張國榮不也輕生,還有許多知名人士選擇決定了自己的終點。

我知道看的清楚,往往會對人性失望,做個盲目的人一定比較幸福。如同在投機上,是去怪罪市場一定比自責輕鬆,這是選擇,端看自己要往那個方向。我自己如同文中的描述,是枯燥乏味的人,就像一個厭世而孤僻的學究,但是我不逃避,若有必要也可希望能擁有最後的選擇權利,寧願早歸,不願爛活。

>一些小說內容片段,摘錄如下;
>快樂生活的一個要訣就在於透過連續不斷的小樂趣獲得大滿足。
 >我們擁有柔情和信賴,溝通與真理,一個人的年紀越大,這些事情就越顯得重要。
 >嫉妒心會隨愛之生而生,卻不一定會隨愛之逝而逝。(法國諺語)
 >罪惡感這東西往往是因為受到指責而引起,並非犯錯行為本身引起。
 >過去和現在是緊密交纏的,這種物質本性卻是喜歡互相交纏一起、滲透在一起,直到變得非常重和非常細為止,一如科學家最近發現的那種天體(黑洞)。
 >如果挖入人性底層,除了恐懼還會找到什麼?一種本性卑鄙、惡毒、殘忍、利己的恐懼。
 >我們都是深密幽微的生物,這種深密性是我們最驚人的特質,甚至比理性還要驚人。想要分析自己,我們不能只是走入心靈的洞窟裡,東張西望。大部分我們對自己的瞭解都是偽知識,我們都是嚇人的自欺者,善於膨脹我們自以為重要的事情。
 >在很多方面,我這個堂弟可以說是枯燥乏味的人,就像一個厭世而孤僻的學究。他當然也有對人生失意之處,儘管我無疑是永遠不可能知道他有過哪些重大失意。
 >我們認識過的人總會以各種方式回到我們的生命來。
 >時間的距離有時會讓我們與真實的人生脫離,讓我們與別人脫離,把他們轉化為一些幽靈。某些對過去徒勞的執迷是有可能製造出這類幻影的,而這些幻影又會反過來對我們產生作用,哪些在特洛伊為一個海倫幻影而戰的英雄就是這個樣子。
 >我們只喜歡過一次,就是第一次。(法國諺語)
 >我們都是受制約的生物,這種受制約性,是我們最大的特徵和厄運之一。
 >過去會埋葬過去,而且必定會以沈默告終,但那可以是一種有自覺意識的沈默,是張開眼睛的。
 >因果的連鎖是如何的不計其數,我們的虛榮心、嫉妒心、貪婪、或怯懦都足以成為別人的陷阱。回想起當初搬到海邊的時候,竟以為自己真放的下世界,真是幼稚。我們總是以一種形式放下權力,然後又用另一種形式把它抓起。也許某個意義下,詹姆斯和我都犯了同樣的毛病?
 >人有可能改變自己嗎?我懷疑。人即使能改變,也必然是以百萬分之一毫米為衡量單位的。當舊的鬼魂離開,剩下的就只有日常的責任與興趣。這時,他可以靜靜過日子,偶爾做些小善事,不去傷害別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