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有意思的書,可惜不是普世採行的企業模式。

 

 

這是Bloger推薦的書,由Google執行長及營運主管撰寫,關於Google營運模式的書。自然的存疑,說得比做的好聽、容易,也無法證實所言對錯,可多數的想法是合理與可行的,這也是此書的價值所在。

 

看到快1/3時,我大概知道了工作有趣多數存在具科技業,畢竟只有哪些怪才創立的公司,才有足夠的包容與腦袋去進行與眾不同的事,在過往工作經驗,多數聽到的都是,那同業的作法是什麼?

 

如果不先自我分析可能作法,一開始就只想看別人怎麼做,這種工作怎會有趣?

 

看了很汗顏,自己非科技背景,自認善於反省改善,非創新思維,投機經驗也不適合非資產管理相關行業,這輩子除非哪一天吃錯藥想要創業,否則應無法一窺工作樂趣是啥,彷彿未來的工作大門如大宅門般深鎖。

 

原先還有一些期待,或許還可自稱書中所言的Smart Creative(智慧創做者),越看越不像,不同行業思維出現了差異,雖某些價值觀趨近,更多不一致,如果像書中作者之一被創辦人面試時問到,我能夠教他什麼?如果說起經驗最多的投機,這不該是非資產管理企業之經營者應該有興趣的事,從事過多的不確定,自取滅亡的可能太高。

 

我沒什麼話好說。

 

賺錢不必為惡」這想法,值得多數企業去效法,可在自私基因誘導下,能做到的太少,少到根本無法扭轉當前世界的衰敗趨勢。至少,我個人會努力做到這點,從事投機,設法從惡質大股東、作手及貪婪散戶中賺錢,我一點罪惡感都沒有,況且我沒有採用不當詐欺、炒作去投機。而工作雖建樹少,自認無愧於公司、於心。

 

如果著眼於學習一些好的思維、管理方式,這是本好書,能看到多數值得學習的內容。放眼國內,恐怕數十萬中無一,幾乎沒有聽過有這類運作方式的組織。

 

正如中國人讀過書者,無人不識孔子,可做到孔子之道者鮮矣,這書內容亦是,即便知道,能效法而落實者,亦鮮矣。

 

那閱讀的價值何在,如同閱讀孔子之道般,想知道一些真正的知識、道理,而非被扭曲、包裝的學術或媒體資訊,獲取自身的思維及研判力。

 

我想要做到,即便自己無法創造什麼,至少要能夠看出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