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等待早午餐的空檔,到書店逛一逛看看當前的新書,侯文詠是我近期的閱讀重點,所以其新書「不乖」就先拿起來翻閱了好一陣子。

 

這是一本很容易閱讀的散文小品,作者用親身體會的方式,去告訴讀者幾個他認為重要的八個觀念,這些觀念看似平常,卻很不容易做到:

1.     不乖:我也認為自己過去太乖了,現在雖不乖,必須坦言不乖很有壓力,做自己是必須付出代價的(這需要自己去體會)。人生沒有標準答案,自己也一直跟別人說不要被教科書綁架了腦袋,但多數的年輕人都不信服。昨天與同學聊天也談到,到底念了研究所的意義是什麼? 不過是買了一張類似「證照」的文憑,或者還有一點不笨的證明,或者很可能衍生出無謂自尊心的來源呢。

2.     認真是拼不過迷戀的:迷戀就是一種「誘因」,光是認真即便有成果,也會缺乏成功的快樂。可惜,我還沒找到自己的迷戀,接近迷戀的,只有閱讀吧。

3.     成功哪有失敗好:我一直都在從失敗中學習,工作、投機我都是從失敗中發現更多的。說真的,如果一個人的傳記只說成功,那本書可以丟了,因為這種好運可遇而不可求,又何必效法呢。如果捫心自問,什麼事情讓你印象最深刻,相信痛苦或失敗才會是那深深的烙痕。

4.     想事情要用自己的腦袋:不論最後的選擇是什麼,請依靠自己的獨立思考,必承擔之,這才是思考的價值。

5.     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這個是自己的痛處,我現在也僅做到約70%~80%的「知行合一」,我的目標是90%

6.     別讓快樂輸在起跑線上:沒有比快樂更重要的事,而快樂一定建築在健康之上,這點我很糟糕,是個人當前的缺陷處,還沒發覺自己真正的快樂所在。

7.     從眼界到視野:不要被所見所聞束縛,「視野」即是「見樹又見林」、「沒有什麼不可能」?

8.     人文是為了追求連結:這中國傳統八股思想(當代即是考試教育)最大的缺陷,都在追求答案,卻失去了多元的可能。人文藝術就是另一種可能,自己接觸多以文學、歷史為主,也有一點心理、物理等,我從中發現了個人的渺小,也得到了很多「觸類旁通」,我很感謝書帶給我的種種,也期望多數人都能找到一種可以連結的事物(千萬不要是慾望類的連結)。

 

我認同「不乖」,這本會是自己未來的收藏選擇。當然這種閱讀的認同都是一時的,最重要的還是如何運用在實際。書中不是要有黃金屋,而是要強化自己的一些信念,然後運用這些「不乖」信念來做到「知行而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