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翻譯BaruchMy Own Story的簡體書,並且只翻譯了第一部份,第二部分主要敘述巴魯克的政治生活,所以中國出版社就將之捨棄。

 

之前敘述巴魯克都是在其他的書中片段提到,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即在1929年股市崩盤全身而退的事蹟。如果想要知道為什麼? 坦白說看了書還是不會明白,因為作者並沒有以一個專章說明,為什麼我可以避開崩盤? 當然不能說作者在許多章節中透露的投機(資)觀念不是避開崩盤的理由,但都多數觀念還是偏向微言大義,這很像在看巴菲特的書或傳記一樣,自己獲得比較是一些投機()觀念,而不是一種操作方法。

 

所有的傳記都是從祖父母或父母開始敘述,這部分若沒興趣可以略過,只能說巴魯克的家庭環境還不錯,父親是有些名氣的醫生,母親也很聰慧,我想這至少是起跑點上的一種無形的優勢吧。

 

 

看過許許多多的財經相關書籍,自己認為會成為成功投機(資)客大體可以分成兩種人:

1.     體會出認真分析的重要性,而形成自我的一套結合創投、套利、企業經營等之綜合型態的投資方式,我想巴魯克、Leon LevyBenjamin Graham與巴菲特都具備這種特色。

2.     另一類是作手(或言莊家),完全以金融炒作為獲利手段,著重於消息的取得與散佈、結合資金進行籌碼壟斷、帶著一些金光黨的詐騙色彩。

 

自傳中巴魯克敘述很多參與投資(很像創投)的經過,單純交易的反而不是這麼多,這與看Leon Levy的「股價為什麼上漲The Mind of Wall Street」蠻相似的,譬如巴魯克提到了鐵路、銅、硫礦的開發,而Levy也提到了鐵路、鈾礦的投資。而二者蠻多時間都在券商或資產管理行業內,也有不少建議別人投資與得到投資訊息的描述。

 

我覺得巴魯克有一段與多數人相同的經歷就是,一開始操作的很差,不僅把自己的錢賠掉,還把父親的錢賠了一些。只不過多數人面臨了這種情形,多半選擇了越挫越勇的賭徒行徑,但作者表示「在這樣的處境下,有些人會不顧一切,鋌而走險,而我變得小心謹慎了。我開始養成一個習慣,一個從此永不摒棄的習慣,就是分析自己為何失敗,認清都在哪些方面出了差錯。 這就是人間分叉點了吧。

 

另一個值得提及的就是,作者一開始從事金融工作時,發現了「如果說我為客戶操作時小心又小心,那麼對于自己的帳戶仍然在瘋狂地投機。後來發生了一件讓人好笑的事情,我才猛然意識到,這種自相矛盾的雙重金融生活實在太危險了。」 這種矛盾在多數金融交易人員都會出現,可是我們是否能夠試著把二者合而為一呢,不再矛盾呢? 至少作者有做到這一點,所以也才會有上述的變得小心謹慎了,使建議客戶與自己操作是相吻合的。

 

作者對於投機的定義是「暗中查明情況並予以評判」,並要做到以下三件事:

第一, 你必須獲得關於某種形勢或某種問題的事實;

第二, 你必須就這些事實所預兆的前景形成判斷;

第三, 你必須及時行動,免得為時已晚,再行動已無益於事。

我想這三點就是研究、分析與執行,重視基本面的人應該都認同才是。

 

作者也曾聽了未獲證實的謠言(過於崇拜某人),投資了威士忌公司,產生了巨大損失,事後對方說了很有道理的話:「千萬不要理會關於我向其他任何人講了什麼話的說辭。」這讓作者體會,「我在華爾街做交易的時間越長,便越不相信各種各樣的小道消息和內部信息。」

 

作者初次目睹了金融恐慌,有了這樣的體悟,「正如多數金融恐慌發生的那樣,不切實際的奢望和熱論一個新時代的來臨,已提前給這場恐慌搭就上演的舞台。」

 

作者引用了基恩(當時著名的投機客)的一句話:「有時我會山窮水盡,但總會強勢回歸的。」來自勉,但是這句話真的可行嗎? 到底有多少人能有強勢回歸的機運呢?

 

作者曾拒絕加入某公司董事會,主要基於這個想法,「我逐漸感覺到一個投機客應該孤身一個人踏上自己的旅程心理面感們對待悲觀時ry - 後來的經歷更是讓我堅定了這一信念。」

 

作者舉了與古根海家族的合作經驗的例子,說明了「內部人對自己的公司保持客觀判斷有多麼不易,同時還說明獲得極大成功的工商企業家可能對股票市場的瞭解又何其少。」

 

作者這個觀念我是很認同,「我在股市操作中一次又一次當股票尚在上升途中便拋出股票,這也是我一直能守住財富的一個原因。……如果說由于這種習慣做法我錯失了一些賺錢機會,我同時也避免陷入破產的境地,而我看到其他很多人正是因此而一文不值。」 不過這樣難免會有些懊惱,錯過當下還是會讓心情不太愉快就是了。

 

作者避免過度樂觀或悲觀的方法蠻簡單的,「當希望高漲之時,我總是再次告誡自己:二加二仍然等於四……而當展望前景陷入悲觀之際,我又會提醒自己:二加二依然等於四,誰也不能讓人類長期消沈下去。」 其實每個投機客都該發展屬於自己的一個的方式,避免走向過度樂觀或悲觀的極端。

 

ú   本書的重頭戲來了,我的投資哲學章節:

作者一開始舉了一段Cassell爵士的話,表示真希望這是自己先想到的,「當我作為默默無聞的年輕人開始獲得成功時,我被人稱做賭徒。我的交易範圍與交易量不斷擴大,然後,我以投機之名為人所知。我的交易活動繼續拓展,現在我又以銀行家而聞名。其實,我被稱為銀行家之前所做的與之後所做的始終是同一件事。」  這確實是值得深思的一段話,還帶著人情勢利的冷暖味道。

 

作者對於人類心理面的重視,可以這段話可以看出,「股票市場中,任何形勢的相關事務來到我們面前時,都是透過一重人類情感的帷幕。驅動股票價格上漲或下跌的因素,是人類對於這些發生的事情做出的總總反應。投機或分析者始終要面對一個問題:就像解開盤結錯雜的繩結一樣,需要分清那些是冷冰冰的事實,那些是人們對待這些事實時展現出的熱烈情感。」

 

因為咖啡的投機失利,作者重申了這個道理,「事實上,我們應該採取的做法是,賣出壞股票、繼續持有好股票。股票價格高是因為它們是好股票,而價格低則是因為它們的價值令人懷疑;一般總是如此,很少出現例外。」

 

作者的十個規則(這些觀念我都很認同):

1.     不要投機,除非你可以把投機當作一份全職工作。

2.     謹防理髮師、美容師、侍者等,實際上要謹防任何人,給你帶來內部信息或特別消息這樣的好東西。

3.     買入某證券前,必須弄清楚一切可以弄清楚,關於這公司、管理、競爭對手的情況,以及公司營利與未來展望。

4.     不要企圖在底部買入,在頂部賣出。誰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除了騙子。

5.     學會如何迅速地接受損失,乾淨俐落的處理損失。不要指望能做到一貫正確。如果已犯下錯誤,儘可能快速止損。

6.     不要買入太多不同證券。最好僅持有幾支可以持續關注的證券。

7.     定期重新評估所以投資,看看不斷變化的情況是否已改變這些投資的前景。

8.     研究自己的納稅情況,瞭解何時賣出證券可以獲得最大稅收優勢。

9.     始終以現金儲備的形式保留一部份適量資本,永遠不能將所有資金投資出去。

10. 不要試圖做個萬事通,什麼投資都想做。堅守自己最熟悉的領域。

 

作者的其他值得參考的觀念:

ú   事實上,要是某個投機者在一半時間裡做到正確無誤,他已達到很不錯的水平了。十次中即便有三四次正確,如果對手已出現失誤的投資具有快速止損的意識,他也能賺到很多錢。

ú   我年紀較輕的時候,聽到別人說賣出一部份股票,直到能睡著。實在是難能可貴的智慧之語。

ú   在任何領域內,一個嫻熟的操作者會獲得一種近乎本能的感覺,這種感覺能讓他意識到很多東西,對於自己意識到的東西他甚至都無法理解。

 

還是要留心時代的差異,譬如作者認為判斷股票有兩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即戰爭無時不在的威脅和持續存在的通貨膨脹問題。但是現在至少多數已開發國家(或接近)都無須過度擔心戰爭這個問題。

 

 

以上是我閱讀過後,把關於投機的部分給摘錄出來,雖多數都是觀念而已,但卻多數十分正確。看過許許多多的投資相關書籍,這類的書比較耐看,如同科斯托蘭尼的書、巴菲特傳記等,即便賣的不好(巴菲特的雪球現在從799降為499,可見一般吧),卻可以從中強化很多正確的思維。這些想法符合我當前的投機,所以我多少都有受用,這本書還是值得推薦啦 (雖不少部分看得搖頭晃腦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