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輕薄(約160頁),帶著淡淡的情緒、淺淺的預感之作品,吉本巴娜娜對於描寫一些看似清淡,卻還隱約可以嘗出該有的情感濃度。人從孤獨看清自己,卻不一定走得出那自我的侷限。

 

故事描寫一位少女彌生,不想要去上學,想要逃家,選擇了在教授鋼琴之阿姨的住處,原來這位奇怪的阿姨是她的親姊姊,也慢慢的引出屬與她們姊妹與意外喪生父母的那段過去。而彌生與姊姊都有一種超感應,或稱預感,這看似是一種天賦,若自身非樂觀的話,或許只能說是哀愁的預感吧,這以彌生的姊姊最明顯,孤獨的生活著。彌生喜歡養父母家的弟弟,這種情愫一直隱藏了好些年,即便後來雙方都明白了血緣關係,還是在心中難掩亂倫的約束,這是一種壓抑的情感。姊姊藉由不告而別,牽引著彌生去做了一趟回顧之旅,也把與弟弟的感情釋放出來,是一個偏向好的結局,但姊姊雖有一個曾交往的人在等待著她,仍無打開心房,這點姊妹就有很大的差別了,又或這是年紀的影響,年輕的、青春年少總是會樂觀些,這與我的自身感受是相符合的。

 

我並不想陷入那種「失落-找尋-救贖」的框框中,這與自己投機沒有固定章法是相同的,定型只是代表人沒辦法跳脫現有的思維與習慣,卻無須劃地自限的有著先入為主的觀念,或許很多作品只是一種順著情感抒發而成的作品,壓根子沒有想過什麼失落、救贖的問題。人不是一定要被救贖,只要還願意活著,自然會有著生存動力的「希望」,有些人一輩子也沒有被救贖,可能只是自己想通了、認命了這樣簡單。

 

除非是極端的功利主義者,多數人難免會有因環境或個人因素引發的情緒低潮期,這時候感傷難免侵襲著我們,通常這時候夾雜的孤獨,強烈點還會有些厭世。所幸,多數的人都會走下去的,不論快樂、悲傷都會繼續的走下去,至少在現在的社會自殺還不算多,會維持這種自我的再生力量,不輕易被負面情緒所摧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