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很多? NO,有朋友會以為我好像在投機上「賺很大」,其實並沒有,如果有可能會看到我一些大言不慚的話語才是。自己的投機起步早(高中),但開始比較有些回收的時間慢,直到而立之年才開始有穩定的收益,而且是離開第一份工作、失業賦閒好幾個月才開始的。

 

這幾年來,如果說有平均每年有6位數收益,這是數字還有,可是卻還沒有一年看到7位數,連最好的20072009這兩年都沒見到,2007年主要是資本太少,2009主要是太怕死,所以我並沒有賺很大,只有穩定收益,成果還算值得在市場裡打滾罷了,所以投機還是副業,只有在能夠超越工作收入時,才能躍升為本業。

 

我想自己起步慢與工作有很大的關係,看總幹事的書裡提到,其拿了年收入8位數的工作酬勞,還會欣羨別人拿了9位數,而自己來7位數的工作酬勞都沒見過,所以在一開始累積資本上,自己就差了一大截。那差距真的很大,大到我只能用勤儉來稍微提升一下累積的速度,可是節流遠遠不及開源的重要,在開源這件事,工作上已不期待了,只能仰賴投機,而這兩年投機成果也不太如意,種因就是「保守」。

 

以上或許感覺有些灰心的負面,但這不過是一個事實呈現,畢竟投機還是自己累積資本的助力之一,也佔了現在整體資本貢獻的雙位數以上,故這件事對自己是正面貢獻,只是如果要說賺很大,那真的差太多了。我的操作模式應該是「賺得還過得去,但是不太容易賠錢」,這可以用今年至今的結果來說明,雖在兩次7000點附近幾乎沒賠錢(只有一天收盤翻黑),可是這約一千上升的過程中,我就表現的很溫吞了,所以我只不過是平常該有的表現,在攻守之間選了邊站,至少這兩年的攻擊力明顯比20062007年差,光持股比重就低2~3倍。

 

我想,只有在未來可以每年有7位數投機收入時,我才能說「賺得不錯」,然後或許 1020年後,每年有機會產生8位數的投機收入時,才能夠說「賺很大」,因此我現在願意用的形容詞是「賺得不盡理想,或表現平平」。

 

這些結果不管是好是壞,因為全數都是自己的錢,所以必須全數承擔,這樣的對自己的心理磨練是最好的。多數市場的投機客,往往操作的大部分都是別人的錢(管別人的錢比自己的錢多很多),而這些錢的損益對其實質的影響沒有這麼大,這時候對於投機客本身的心理訓練就不太好,還常會引發代理問題,這也是投資管理業一直為人詬病的地方。

 

投機這件事往往給予投機客兩種完全不同的觀感,樂觀的投機客會把投機視為一種個人能力的展現與無窮希望的來源,所以這些人會更加的熱衷此道。悲觀的投機客會把投機視為一種獲取財務自由的方式,卻也被其不勞而獲與貪婪本質所懾服,知道這是一條屬於「無間道」的路,沒退出前都不敢說自己真正獲得些什麼,因為短期間崩潰的前例,多到不可勝數。

 

還有我認同總幹事在「鈔票的重量」一書的表達,後來不敢去做些違法的事,主要是怕死,怕與被雷打中的機率一樣的低的倒楣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昨天看到一個有關係的人因為內線交易被宣判8年(這訴訟已拖了好幾年了),就是會有這麼倒楣的人,明明全市場上幹類似勾當的成千上萬,卻被拿來開刀、祭旗,作為檢調也有在管內線交易這件事的一種官樣表現(幾十年來印象最後被判刑成功的可以指數),我覺得這就是司法永遠難以讓人信服的地方,「選擇性辦案」過於明顯。因此我這個怕死的投機客選擇了一條孤獨的操作之路,只依自己判斷,鮮少與別人討論看法,以前幫公司操作個股時,還讓公司的平均賣價比自己的賣出的價還高,這就是我怕死的表現,也可以說是保守的個性使然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