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分力轉戰CB,開始想要把部分資金以目標5~10%的角度去尋找120以下,公司財務無虞,且溢價小於20%之內的標的,我認為對於下半年行情迷惘的情況下,退一步以防禦的方式來操作CB仍是個合適的選擇,除了自己2008年採到地雷那次除外。

 

因為這個動作,才剛做的一個月定存不過經過了兩個禮拜,就被迫去提前解約,損失了幾百塊的利息,因為剛開始掛了一些單,就開始有小量吃到貨,為了避免違約交割只好去解約。

 

看到昨天美股的強勢,今天一早醒來就打定主意,要參與台股可能反彈至8800點上下的個波段,今天也都在設法拉升一點部位(一開盤就近百點,下手不容易),我期望這個小波段能夠成為今年穩定損益,所開的第一鎗,因為我認為這波反彈是走跌深反彈的電子為主,這部分比較買的下手(我實在沒辦法對於部分傳產下手,不看獲利只講概念的,自己還是有很強的買入障礙),也比較能夠有操作的空間與機會。

 

這個不安定的環境,又開始另一波人事動盪,我沒有太多想法,因為自己也改變不了什麼。我本來就認為,如果不認同,就當傭兵好了,傭兵就是拿多少錢辦多少事,只要不會太不愉快,沒有違反自己的行事風格,也沒有什麼太值得計較的。我一樣的做投機實戰,一樣的閱讀來避免自己腦袋鈍化,這些事不分工作時間內外都會做,有份工作最好的就是有個穩定的收入來源,尤其在這種投機損失的年度,最能夠感受「穩定收入」的重要性。

 

回到投機,看起來本季美國科技股的財報不差(多數傳產、金融就不太妙),這或許是穩定美股的一個重要支撐,這也是我認為本波會因為美股走電子股反彈的原因。舉個例子好了,最大的那間超商,以今年第一季財報為例,獲利也才增加8%,全年了不得7-8元(這可是樂觀的預期),可是竟然股價快超過200了,我實在很難認同這類的複製「潤XX」通路概念。

 

看到中研院調高今年GDP預估,很肯定認為這種只會往後看的研究真的一點屁用也沒,如果往前看都看不清楚,根本無法因為上半年表現不錯就進行調整,至少把上調的空間作為下半年不如預期的緩衝才是,可惜多數研究機構都是標準的後知後覺的反應方式。如果是我,現在最樂觀就是不調全年的看法,但我還是傾向下修下半年,先以5050的方式看待今年的景氣,最樂觀就是4555,況且以外貿為基礎的經濟體,一旦外冷很難不傷風感冒,我想第三季中後期才能夠比較清楚的看到今年的全貌,這與TSMC的預估方式一樣,都在季度走了一半多才召開法說,這樣至少正確的可能就大於一半。

 

現在蠻多的電子股肯定是處於空頭市場了,因為都有近12年之間可賣回的CB可以擠出2-3%大幅高於定存的賣回利率出來,這也是整體市場不樂觀的隱憂,連明明獲利YOY都還衰退的電信龍頭,都可漲成這個樣子,這樣的市場沒有問題嗎?  如果沒有問題,那一定是自己眼盲的錯,頂多純觀賞群魔亂舞就好,即便這些股漲到天上去,都與我無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