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本城山三郎的作品,有著濃厚的時代背景,完成時間是1975年,那時候日本還在高速的經濟成長時刻,面臨了貿易上的保護與開放思維的交戰,在這個時刻政府官僚能夠做些什麼?

 

我很能夠體會當時公務員還有很多的熱血與抱負,不像現在被經濟疲弱時更會流於接受現實,但是這種「無定量、無止境」的努力,多數如同故事的結局一樣,被體制性阻力消耗殆盡,雖說求仁得仁,還是有種遺憾,對人類的負面性格還是有著深深的無奈。

 

風越的直率很令人動容,不自覺想到自己也具備這種性格,但風越具備的是一種無所畏的心,相信努力才是工作的唯一方式。作者為了凸顯這種性格,用了片山來做對比,這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都是人生的選擇,鞠躬盡瘁 v.s 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以前我比較像前者,但現在已轉為後者。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轉變,就是對於現實社會的妥協,我很佩服故事中風越與其志同道合的伙伴,可是要具備這種硬性格還能佔據高位,實在太稀有了,多數人早在中階層時就喪失向上的可能,身段不夠柔軟的負面效果會比故事呈現來多得多。自認已無法突破別人的壓制,嘗試過幾次都是失敗,我退卻了,每個人的能耐有很大的差異,而且要有時代契機來配合,如果是國家高成長時期,又有少見的貴人幫助,或許有些人還可以有一片天,台灣在經 國 先生時應有不少人可以充分的去展現能力,現在早過了這村沒有了店。

 

作者用了魏徵的話,「人生感意受,功名誰復論」,故事中的人物還是在意著位置,沒能拋棄功名,畢竟官僚的權力都來至權力,這也是阿扁很難撇清無罪的關鍵。我後來信服的是王陽明的心學,能做時盡力,不能做時退隱也無妨,人的價值存乎一心,並非光用外在名利就可以斗量。

 

作者沒有官僚背景,但其描述官僚之間的爭位,不同組織為了權力而相互制衡,即便過了幾十年,狀況依舊類似,如果描述的涉及人性,時間的消除魔法多數都會失靈,況且有明確歷史記載的近兩千年,相較人類的數十年演化相較,實在短暫的為不足道,如何能夠去改變人的一些慣性呢?

 

作者在故事中間就對於結局做了告知,說了「政治就是風,若不掌握風向的話,….,不,不只是政治,整個人生也是如此吧!」 即便勇於負責,卻少了小草的柔軟度,只會因剛強被風吹斷,最後幾個重點人物都在位置上鞠躬盡瘁,作者用了一個老練記者的口,很實在的向主角說出一些老實話,但人的個性一旦變成習慣,是改不了,我從自己身上也清楚的看到這點。

 

這本書好看是因為貼近現實,但自己很矛盾的說,看到這麼多政治人物推薦此書,如果我是官僚人物,我看到這種書自己會愧不敢言,所以我不適合往上走,我太薄面、知恥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phisttw 的頭像
    sophisttw

    sophist 的投機、生活分享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