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做生意的邏輯都是,設法自我壯大,而不是去東吞西併的造成可能之假性虛肥,但是1980年代開始,因為金融市場吹起了債券潮流,連學術也盲從的說著「綜效」,於是「併購」成為了金融市場的顯學之一。

從歷史角度分析,古代國家都是用征戰的方式取得領土,沒有這種分享制概念,因為「弱肉強食」才是強道理,何必要用併購這麼麻煩。這想法轉到企業身上,如果一個企業本身競爭力夠強大,為什麼不複製或挖角,成立新部門或事業單位來取代,為什麼要併購?

所以多數的併購來至兩個動機來源,第一是自身的發懶,企業開始缺乏強悍的競爭力時,用這種懶方法來消滅敵人,在我心中這就是衰敗的一種前期徵兆。第二個動機完全是金融遊戲,想要利用無謂的分分合合來操弄紙上富貴,這種動機最後只會加劇人性貪婪,慢慢的侵蝕著社會的核心價值。

因此大M找小M,個人認為就是第一種類型,大M失去了足夠的競爭力,沒能用自身的力量去瓦解對手,最後使了一個爛招,花錢了事,孰不知錢花的容易,慢慢養成敗家子的管理階層更是容易。

從這個角度,我絕對是負面看待這個行為,或許一時之間少了對手,好像經營上比較容易,可是在過度競爭的本質社會上,只要有利可圖,除非有惡法保護,前仆後繼者眾,所以原先大M老闆才說了一代拳王這個例子,現在看似最強,可是長江後浪遲早會推上前浪。

另一個併購衍生的負面問題,就是造成了一些無謂的內耗,公司越大,組織內的朋黨或內鬥就會叢生,而且也會出現許多不效率的行徑。譬如,有被併購的從業人員,可能因為有簽了幾年的保障契約,就會失去了原先的競爭想法,反而還會想些爛招,譬如最好經濟環境持續惡化,讓公司被迫先砍了併購方、沒有契約保障的人,這樣反能夠得利,如果員工常有這種心態,併購會是企業奘大的動力嗎?  

當然,凡事有著例外,如果企業還處於高度成長的產業初期,或許併購有助於加快的掠奪市場,以時間換取空間,這時候併購手段或許就是必要,可是真正處於這類的公司還是鳳毛麟角。

另外也有只是光以美化帳面角度做併購,這類的財務動機都不是一個長久之計,而且吃到甜頭後只會削弱經營階層的能力,賺容易錢的後果往往是,玩物喪志。

常會想到,自己是否太過以負面角度在分析事物? 沒錯,這已是一種內化的習慣,我已成為了一個先想到風險,然後才會去思考機會的動物,這反映在自己的投機、工作與人生思維中。這思維模式的缺點是,先要求穩就必須慎選機會,同時也錯過許多還不錯的機會,又是一個人生選擇下的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