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絕對是一本好書,可惜我因期望過大,感到有些失望。

採用作者引言的自我期許,他期望這本書能夠給讀者,「我從來沒有那樣想過」的感受,並不希望讀者有「看你的書,樂趣無窮;裡面有我曾經讀過的一切東西」的看法,很可惜我就是後面那種讀者,不敢說裡面的內容全部都曾經在其他地方讀過,但7-8成以上相似或觀念雷同是肯定的。

我比較大的失望是,這些想法與我當前的思維很接近,當然我欠缺的是心理面的成熟度,這包含了耐心及決斷力。作者後來提及的「守勢型投資法」,自己也應該是屬於相似的一類。

作者花了三個篇章在說明風險,包含「瞭解風險、認清風險 及控制風險」,其中反對量化的風險控制,表示「依我之見,他們利用這種方法得到的成果,永遠比不上一流投資人的主觀判斷」, 我切身執行這點,量化的數字對我來說多數都是無用的垃圾,只有設法往前看,推想未來,才有機會發現風險,這未知的潛在損失可能。

作者是道地的價值投資者,所以也花了很多內容在闡述價值與安全邊際等觀念,我至今還沒辦法完全走向價值投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內心懷疑的成份如同作者提及,我也十分喜歡的一本書「隨機的致富陷阱」的核心想法一樣,我沒辦法區分運氣與能力之類的事。自己至今有些微斬獲,是能力還是運氣,沒辦法肯定,那對於企業不也如此,所謂的延續性不過是一種內心的期待,即便有了安全邊際,還是沒能十分踏實。

這書多數地方的很穩健,唯有兩個章節我認為閱讀要謹慎,就是「反向而行、尋找便宜貨」,這屬於高手的範疇,這兩個行為絕對需要強大的信心與毅力,而且要有很高的正確率,否則向下接刀子可不是鬧著玩的。

看完了這本書,有這樣的直覺想法,原來也有不少與我思維相近的人嘛,差別只是作者屬於勝利組,自己還在半山腰掙扎著。不過我也從沒放棄往上爬,期望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克服心理面的束縛,成功登上屬於自我的山頂。

恰巧這幾年的John Paulson的表現正好說明了「運氣v.s.能力」這回事的差異,看起來之前的成功很難擺脫運氣的成份,畢竟有能力的操作者,是不該出現大虧的,可惜金融市場多數充斥著這類的人。

此外,作者雖已擺脫很多學術的觀念,但本質上還是信服一些投資理論,這點仍無法說服我。我認為不正確或不適當的就要拋棄,不管多數人對於這些內容的看法與評價。基本上我是信服群眾多數行為都偏向旅鼠,僅少數能夠展現出智慧。

最後一點小抱怨,就是不知是翻譯還是作者原意,不少說明的內容仍過於冗長,很像要彎好幾個彎才會看到隧道出口一樣,如果是我比較喜歡先簡潔後釋例,這樣容易看到重點,但這偏向吹毛求疵啦。

原來,我最大失望的是,買貴了,而非內容不好。又或因作者前言之期待有點大言不慚,讓我反感,所以才會有些失望,不過瑕不掩瑜,這書裡面多數的觀念還是自己十分認同的,是投資相關書籍中值得一看的好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