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黃先生的書評,知道會喜歡這本書,不喜歡資本主義的副作用,追求名利而喪失正直誠信,與其說是放逐,還不如說是隱士。

作者因為在FED工作期間,藉由對於銀行的瞭解,率先提出了銀行評估模式,在華爾街投行中,建立了一定知名度(分析師排名頗高),所以即便正直性格得罪了銀行高階主管,妨礙了投行人員利益,還能在投行中享受一段還不錯的奢華收入生活,而後也非從此喪失金融工作,不是真正悲慘的受害者。太多能力比較差、或不具知名度,卻同樣具備正直誠信的人,被金融業拋棄後就回不到投資研究等相關的工作了,這些才是被放逐者。

這本是作者的工作回憶錄,一些想法值思量:

1.       銀行業核心業務是很單純的利差。

2.       銀行業執行長,與央行總裁孰大?  我認為前者名利大,後者對國家發展影響大。

3.       老派人物,標準甚高。 現在年輕一輩,道德與行事標準都低得多。

4.       感嘆很多FED人員,離開了立刻去銀行上班。 作者也曾這樣的趨於利,多數人都從此沈淪了。

5.       金慾橫流,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  作者享受過奢華生活,知道這種生活容易讓人中毒沈迷。

6.       坦承看得太早,引用「市場陷入非理性的時間,可能會比你的本錢所能撐的時間還要久」,說明自己不適合投資操作,這種坦白很令人佩服。

7.       沒加入Paulson,自認不後悔,可多少透露出一絲的可惜。 只可惜,Pualson後來的失敗,證明他只是好運的賭徒,在壓最大的一次贏了,並非扎實的研究者,否者怎麼會敗在黃金這種虛幻價值的商品上。

8.       作者很坦承在2008銀行業崩潰時,心慌的把資產變現。 這也透露作者不適合投資操作。

9.       花了不少篇幅在說花旗的荒唐史,一直不斷重演過於追求成長、失敗後讓政府來擦屁股。

10.    回顧銀行歷史,以資產成長作為目標,其實非常不負責任的。 保險業不也如此。

11.    引用電影「唐人街」的一段話,「傑克,算了吧,這就是唐人街。」 這話無奈的透露出,人性貪婪的一面,個人利益往往凌駕公平正義,所以唐人街暴力、華爾街貪腐都是無法以人力改變的。

12.    指出很多主管機關人員,不是加入貪腐,就是把責任推給市場,無法成為市場保護者。

13.    主管機關無能或忽視、會計事務所缺乏獨立力讓財報失真、分析師不過是企業啦啦隊,難怪金融弊端不斷,誰能夠改變這個扭曲的金融業呢?  當然不僅金融業,很多大產業都是如此(如能源業)。

14.    引用奈及利亞央行總裁的話,「會依法處分那些造成銀行倒閉的銀行高層及執行人員,並依法沒收一切違法所得」,諷刺美國竟然連奈及利亞都不如。 不用太在意,我想奈國也是說說而已,絕大多數國家都是一個樣,天下的烏鴉一般黑。

15.    作者的妻子說(內科醫生):人生其實沒必要有任何意義。 我想作者提到這,是體會到了原來無為才最自在,每每有所期待、有所爭,不論得到與否,都能難沒有些後悔、失落等心情。

看著、看著,想到了自己,這個金融工作不得志者,沒有作者那樣顯赫之成就,卻也相似的曾天真的期望,單純的以工作成果來獲取合理的報酬、位置,可是:

l           研究員的工作上,想學習獨立思考、扎實分析,可經理人們多數只要消息,有點吃鱉的離開。

l           操作的第一年,表現了普普,獲取了股債基金平衡操作的報酬。當時工作中幾個操作者最成功的是自認為價值投資的某一位台股操作者,只共事約1年倒是沒有感受出太多價值投資,因為價值投資要經得起空頭考驗,多頭看不出牛鬼蛇神啦。

l           操作的第二年,基金操作還是穩定的追求平衡報酬,但多了台股操作,到了年終已是操作者中結果最好,可隔年度要求與其他人一樣薪水,未果而離開。

l           操作的第三年,換了公司,遇上了2008的次貸風暴,在公司裡喊保守,操作的部位也虧得很少(-5%),可因與投資主管不合拍,虧得少卻部位被沒收,呵呵!

l           然後換到非投資研究的工作上,開始單純的為自己操作,我還是不吝在看保守時,希望能夠提供公司一些警訊,可因風控在多數公司,都是耳邊風,到後來我也放棄了,說還是會說,不過已無得失心了。

自我反省,工作上不順遂一樣是逆了多數人認同的工作潛規則,又沒有作者那種名氣多少可以護體一下,還有哪種單純想要打專注研究名聲的機構可去。我的工作經驗不夠多,連一些看似該保守的退休金機構,去應徵連面試機會都沒,又不回去心中屬於騙子行業的投信業(當然不容易回去也是原因,有自知之明),而當前工作的行業又是個死胡同,因為投資操作不佳肯定會慢性死亡的行業。老實說相關的投資研究工作,看起來這輩子除非有真正佩服的公司、主管,否則應該絕緣了。

後來自己也釋懷了,自己確實僅操作的普普,從網上看到很多高手,自知不足,還有太多進步空間,乾脆做個投機隱士,只要自己能夠進步,就能夠達到自己的財務自由。我的野心早已被現實磨掉太多,剩下最多的是保守謹慎,穩定的前進才是財務自由的根本,沒信心從跌倒中爬起來,最好的方式就是謹慎的踏出每一步,不讓自己追求暴利,自然有機會能夠不會出現致命傷害。

作者自認為華爾街放逐者,而我想做個金融業隱士,兩者的相似處是想在混濁的金融界做個乾淨的自己。水清多數無魚(少數例外是巴菲特、孟格等),如同作者被銀行執行長嗆說不可能比他富有,我也會被自己看不起的投資主管嗆聲,至少我們都心裡坦蕩蕩的,沒有加速這逐漸腐敗的資本社會滅亡,卻也無力改變什麼,套具作者的感嘆:算了吧,這就是華爾街(金融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