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終於有機會挑戰今年4/9創的高點,差了一步,未果。

 雖六連紅,可彌補不了之前三連黑,近幾日損益如同加權指數挑戰9千般虐心,看似有機會,可往往失之一著。唯一比較好的是,自從CB轉換現股,讓持股率一下子躍升5成多一點,最近幾日都在減持,目前45-50%間。另一個可喜,一些排名前十持股有些轉弱,所幸最大持股緩步走強,化解了一些修正壓力。

 

昨天下午去參加某宣導會,自己的心得是:

1.原來主管機關還是走著「Copy」國際的老路,因為ICPs提供了監理官一些管理原則,就陸續把這些原則一股腦兒的加諸各保險公司上。>>政大教授有一點講的好(其餘多八股),監理者不要「one-size-fits-all」,可國內的腦袋可不這麼想。

2.聽了某26項原則之7(公司治理)、16Risk),覺得學術的思維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對於中長期規劃,僅適合營運具穩定性的產業,根本不適用於景氣循環產業,而金融業分明是景氣循環產業,卻去思考所謂3-5年的中長期規劃,並試圖進行相關的試算(RCEC),老實說,循環性產業一年都估不準了,看三五年或更長,意義何在。或許在負債面看長期是合理的,可因為資產的不確定性,合起來ALM就是一個不確定,講一堆量化、風險評估,結果都是「僅當下適用」,因為金融市場變化很大,下一季、明年,誰知道,算再多有何幫助??

>>我還是認為,如企業評價,中長期評價僅能針對現金流量穩定公司,如民生必須、寡佔或獨佔、公用事業等,

這也才是DCF法能夠發揮效果的地方,可是多數人只會亂套用DCF,針對科技公司等估DCF,算出來的價值,與保險公司所謂的精算價值,有何差異?

3.大致上可以從該原則內容看出監理機構的做事方向,因為監理者多數是旅鼠心態。

4.昨天談公司治理的內容,還不如去看這篇文章有意思,http://www.rusrule.com/2014/04/blog-post_15.html

BLoger的一本書「公司的品格」,提出台灣一些光怪的企業治理現象,這種內容才有學習意義,如果只是在理想化打轉,難怪公司治理永遠是一個笑話。

 

回顧上段,我真是毒舌派,盡是批評。

 

昨晚在租處用的NB螢幕掛掉,自己無聊在半夜嘗試修理。太多年沒有換NB,拆裝的技巧早已不存在,搞了2-3小時未果,還讓今天睡眠不足,得不償失。這NB二手買來,大致用了2-3年,其實也夠本了,可是自己手太癢,亂拆一通,回到原點。

 

台股現在不是上不上九千的問題,而站不站的穩之問題,關鍵還是美股,美股如果能夠小盤整後續強,台股跟進仍是常態,唯一的問題是,漲多後的較大修正,會在何時發生呢?

 

最近重看「金融怪傑」,想了自己這投機界小人物,目標就這一丁點,隨漲抗跌(相對論)、追求財務自由(絕對論),至今還算朝著方向進行,雖慢速點、無精彩可期,可平穩、踏實。

 

中性持股,對市場中性視之,學習中庸之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