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說是幾十年來華語歌壇最強的填詞者也不誇大,主要是其除了許多知名歌曲,還是個量產者,這讓我想到了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利用不斷創作來強化自身內涵,雖此舉讓許多作品確實讓人失望,可是能夠累積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時,那就值了。

「原來你非不快樂」是林夕的散文集,主要的觀念來至老莊,也有佛的思維,這與我後來想要朝向的方向相似,我也印了道德經,念了幾遍,雖沒法真正體悟,更遑論落實,但是老莊思想確實是想要減少不快樂,的一個好起頭。

從文中得知林夕也是個重度閱讀者,也說了朋友以為他避世,其實他只是認為看書跟看電影打麻將一樣是娛樂,這點倒是心有戚戚焉,閱讀帶給我的也有相似的感覺。

這書有個附標題,「得你一人未發覺」,書中引用卓別林的話,很貼切的反映了這道理,「用特寫鏡頭看生活,生活是一個悲劇,但用長鏡頭看生活,就是一部喜劇」,卻是知易行難之事,因為有「比較、不滿足」這類的天敵。

雖常看不慣一些事情,所幸自己可以事後放下,沒有成為負擔,要完全當下無動於衷,性格頗難達成,自己可沒有家政婦三田那種壓抑情緒的能力,一臉無表情彷彿非這世上的人們。提到倪匡的一些言行,有返老還童的感覺,譬如提到一次飯局,有人送許多書給倪匡,而得到我就快死了,還要花時間知道這些幹什麼,還不如看看小說來得快活的回答,能夠這樣率真,也是一絕。

看完了這書,並無法解除不快樂,林夕只是想要勸誡讀者放下、無為,因無而少憂,舉了「小有經」的十二少,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如真能此,就能四大皆空,我是看看就好,無須勉強。

終歸於一句,快樂因人而異,而想不快樂只需放下,拋開煩惱源,自然可遠離不快樂。我雖沒快樂,但有自信的說,沒有不快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