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心裡,影響一個人最大的因素,就是內在的價值觀,許多宗教、組織都是利用它來框住人們。
在現代科學教育下,多數人很少會真正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可如果少了這塊,往往容易在價值觀出現了偏差,為什麼我還是不喜歡年輕人,因為我看到更自我的新人類,白話就是更自私,更有勇氣去冒險多因無知,非真正有想法,畢竟有想法的過程,就是一個扼殺勇氣、動力的重要劊子手。
週末現部門全員與前主管聚餐(A),很高興A恢復了舊日精神,沒像幾個月前聽說太忙碌出現了疲累貌,這就是人的適應性,只要不愚昧,山不轉人轉就好。飯中,A提到現在行業就是個吃人的行業,我喜歡A的直白,明明很多金融商品都是剝削,鬼扯什麼以小博大魅力,遠比賭場勝率還可怕的剝削,可多數從業人員卻一副理所當然的面貌,這與我們在批評許多有錢人的牟利有什麼本質不同,不都是既得利益者的本位主義。
要離去的同事,順便說了到職後因我不喜歡這些商品,她都不太敢提及,很感謝她工作態度的認真負責,可她也是上述既得利益的擁護者之一,之前還信誓旦旦的擁護房市,基本價值觀與我迥異。
年輕的新主管絕對是聰明人,也常說希望未來更好,可我覺得其價值觀依舊偏向自利。我一直想不透,聰明人都沒看出這社會多數事物都沒有所謂的「共贏」,往往是「有贏有輸」,如果自利得逞,多數時候就是他利受害,這種運作模式,可以讓未來更好? 我為什麼後來強調這點,如果沒有正視這點,最後即便成功,流於既得利益者行徑者絕對進近百分百。
如果沒有回歸自我,先做好自己,我看不出未來有多少好轉可能。說到這點,慢慢認為以前不認同的宗教,有其存在價值,畢竟教義多數要人做好自己,去幫助別人,這就是讓社會更好的一種方式,只可惜太多宗教人士過不了既得利益者這關,幹了太多令人髮指的行為,一切都是人性所致。
這讓我想到了投機,為什麼投機裡多數人都是曾經輝煌,而非笑的離開,主要是相信真的有成功法則,而漠視過去的成功有不低的成分種因於幸運。是冒險得到成果,非能力得到成果,這種思維差別在於,如果慢慢理解市場的話,肯定會越來越保守,合理的話,會越來越不確定很多事情,畢竟曾經就是曾經,對未來沒有多少助益,可這都是不太成功人會去思量的事,所謂的投機成功人士很難避免的陷入既得利益者思維,這是複製成功經驗的話語來源。
有點好笑,心裡既感謝就是不成功、不順遂讓自己有機會反省、思考,思維比過往多元,想要去瞭解、認知更多,卻又因內心還放不下世俗成功,人生還是被自己攪得渾濁,離清澈太遙遠。
我年輕鮮少看心靈相關的書,也更無神論,可現在我認為這些書對許多不太如意的人絕對有幫助,幫思緒、情緒找一個出口,光這點幫助就值了。看到某位Bloger寫書評說不看這類書,我心裡想到的就是,原來就是過往成功的緣故。
必須恥笑自己,就是這個轉變,我有絕大的機率得到不上不下的結果,走入中庸之道,這不是壞結果,可預期這結果,自己笑不出來,這就是自己看不破、放不下的明證,如果無知該有多好,這也是後來我偶而會提起,瞭解更多事情並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走中庸之道,唯一的朋友是時間,剛好與勇於冒險的人相反,這種人最大的敵人就是時間,這也是負不過三代、沒有天天過年等許多警語的起源。
為什麼我即便現在比過去有能力過,世俗所謂更好的生活品質,但自己卻沒有多大動力去做,一方面是不安全感作祟,現在還不到自己心裡百分百的財務自由(現60%),另一方面是懼怕人性,明白一旦習慣更好的享受,想要回歸平淡有多困難。
所以,有時候聽人說不去想、放下這種話語,常忍不住去反駁,你真正想過,做到放下有多難嗎?
為什麼人類社會明明物質生活遠勝過往,可現在人類肯定比過往更不快樂,就是放不下。
上週與友人吃飯時,他提到了某美國大亨富有後積極做善事,我後來查了這個家族沒有成為美國隱性富豪門第,相信就是這個觀念「一個人死的時候如果擁有巨額財富,那就是一種恥辱」發酵,這真的是個值得尊敬的人,後面的人效法者太少,根本不是wiki內所言「….慈善行為引得同時代的富人紛紛效仿,並且這個慣例一直延續到現在」。
可惜,這輩子沒機會效法這人,自己不太爭氣,連自我自由都還做不到,唉!
正在看「僧侶與哲學家」,很多討論在於為什麼佛教很難擺脫自我修練、道德範疇,主要是少了這一塊,人類容易趨於數學所說的發散,一旦成功,換了位置換了腦袋,可是適用於多數人的名言呢。
如果要做到對自己、對別人負責,我敢狂言這種思維很難樂觀,太多樂觀起源於不負責任言談與行徑。
我為什麼說看零極限、當和尚遇到鑽石等書有幫助,積極、正面、進取只是方法,基本上提倡的還是做好自己,這是對的方向。只是很多人只看到前面,忽視了後面,就像看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就以為自由思維萬歲,忘了基礎是其更重要的「道德情操論」。
我未來檢視自己的方向,是能否在無損害別人前提下,讓自己生活更好,如果能夠帶給一些周遭人無目的協助,那就更好了。
當然,持續與內心中那種為什麼明明沒有不如人,卻得不到更好的結果,沒有達到所謂的成功,持續長期對抗者,我必須一直學習對這種貪念放下,才能獲得真正的平靜。
這真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期待,絕不比獲得成功容易,如「僧侶與哲學家」作者在書中提及,西藏超過20%人口都修藏傳佛教,可真正得到心靈完美不過數十位。
得到心靈平靜,比得到世俗名利,更難得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