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看好久,主要是必須與小我作戰,艱難重重,如果想追求心靈解放,這本絕對必看。

 

先看了簡易版的「修練當下的力量」,再看這書,雖內容主軸一致,可依舊挑戰重重,畢竟這觀念幾乎是要拋棄過往的總總,捨棄對未來的期待,相較「當和尚遇到鑽石」、「零極限」、「不抱怨的世界」等書,沒有這麼確切對內心思維做清楚界定、像是和緩式改進,這書就是一次到位,屬於日本武術一刀流之類的俐落。

我能否做到只專注當下的力量,並沒有十足把握,只能說這思維自己是認同的,學習並落實活在當下,會是未來自己的生活主軸。

作者用許多問答方式,試圖解釋為什麼追求本體的必要性,還有許多可能的疑惑,只是如果採回顧過往、前瞻未來活了大半輩子,要一下子還原成零,真的很困難,只能邊走邊看了。

一個很重要的觀念是,臣服,這字老實書,剛看也不太喜歡,但所謂上善若水,剛強易折,而這書倡導的並非認命的接受,而是心知無常為本,故能否坦然接受一切的不順遂,況且不順遂往往是開啟自我成長的最佳契機,就像「福禍相倚」的意思一般。

現在的我,大概只能做到當下仍會被影響,看到人類惡大於善,無法無動於衷,雖如果認同人都有本體,其惡來至於無意識,對於不知者又能怪罪多少?但一個尚未接受的念頭是,如果人類社會就是這樣因本性的容易偏惡,導致興衰起伏的循環不已,難道對於那些雖自己無知仍繼續為惡者,能做到佛陀般的全然接受?

至少我現在做不到,或許這輩子最終也無法做到。

因此,當前主要想做到的是,當下依舊迷惑於人事物的善惡之念,但事後要快速的找回本體,放下我執。

或許,自己的不算順遂,是開啟自我追尋的契機,表面利益之失、內心思維之得,有失有得的公平。

這絕對只是自我修身之用,能影響周遭多少,我個人依舊存疑,畢竟改變自己較可能(實屬不易),改變別人幾乎不可能,而人世間的循環也說明,試圖改變別人的,多數結果是失敗的,故想追求世俗利益者,這書肯定看不下去,或者根本認為是邪門歪道、狗屁不通。

然通或不通,真的不是馬桶可以自知,只有極少數人具有無明明之能,頂多都是嘴泡式的通,其行徑完全不通。

我當下的體悟就是這些,未來會持續翻閱此書,找尋當下力量來做到臣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