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難免有錯,是一定錯了。
去年暢銷書【我可能錯了】,看完後有個深刻體認,不是可能,是一定錯了。
年輕時喜歡一首歌【難免有錯】,可中年過後,覺得若有一條【一定有錯】,更好。
二三十歲時,不恥連O文,不過就是個靠爸的官二代。走入不惑,恰巧曾與其因工作開過一次會議,加上而後一些所見所聞,發現自己真的錯了,是【妒忌】作祟,相較許多富二代、官二代,爛貨太多,他其實並不差。
年輕時相信的公平正義,經過現實洗禮,發現只要人類劣根性存在,人類社會永遠不存在真正的公平正義,唯有在動亂之後休偃生息的相對具公平正義,及繁榮過後走下坡的幾乎不具公平正義兩種,我又錯了。
又如,二三十歲仍信服的機率論(及相關之期望值等),經過現實洗禮,發現只要事後機率不等於事前機率,多數機率論衍生出的所有推論,都是一堆廢物,我又錯了。
只要無法確定事後機率,永遠擺脫不了【運氣】,是故,慢慢認同了看過不少小說曾提及,【一運,二命,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之類話語,濃濃的宿命論思想。相較年輕時偏向認為人定勝天、我命由我不由天等話語,我又錯了。
更別說關於政治,真是令人歎為觀止的毀三觀,當下自己認為,政治同金錢一般,絕對是人類禍源的不二源頭。曾以為人類發展政治,是人類文明發展重要一環,結果是人類無窮自相殘殺循環的一種手段而已,年輕的我太天真、太傻,我又錯了。
還有許許多多,因為記憶、謊言等各種因素產生之不間斷錯誤,如上周末與友人談及貨櫃公司去年獲利,其他兩間數字接近,卻低估長x數字,前三季即達五十,我又錯了。
年輕時嘴硬,不太願意承認錯誤。經過現實洗禮,當下早認同,我一定會犯錯,大大小小各種錯誤,只願犯錯後能認,並儘可能改善或少犯,不貳過只屬於傳說中的顏回,不屬於我。
於此,用文字記錄,我就是一個凡夫俗子,不存在聖人等級的不曾犯錯或不貳過,也不願拉低道德底線去說些難免有錯的推諉,或死鴨子嘴硬都是別人的錯(想到一首歌名【都是月亮惹的禍】,或台語【袂生牽拖厝邊】等等),我會犯錯,自我安慰,知恥近乎勇,呵呵。
人類,一種要不得的心魔,妒忌,化成常用語,就是【比較心】,多少不愉快都源自於此。認識的人,如同學、親朋好友、工作上曾經上下屬等,混的比自己好,且其中很多是那些自己瞧不起的爛人、無能者,就很可能成為人生中因妒忌而生成,揮之不去的不滿、不快。
>這部分至今無解,只在掩耳盜鈴(不工作、離群)後,不見、少見,才能少煩憂。
因真小人謊話較少,偽君子謊話連篇,只要認同我一定會犯錯,就知,真小人遠優於偽君子,可惜,真小人在我心中也只是屬於人類不及格的一員,自認也僅在及格線上,載浮載沉。
知行難合一,知道錯了,也難避免,只能成為反省的契子。
我犯錯,我反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