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描寫商人的故事共有上下兩本,是中國幾年來除了歷史方面的創作有很好的成果外(如明朝那些事兒、新說水滸、兩宋風雲等),另一個創作的重點,運用故事來說明商場的一些真實現象。而這本小說是以經營關係為主,帶出灰商(處事涉及灰色地帶)的成功故事,這是中國進入市場經濟後,難以避免的官商勾結面貌,充滿貪婪與色欲。

 

整個故事以1948開始,跨過辛苦的文革,邁入改革開放的時代,這時候所謂的知青能否掌握這種混亂帶來的機會,並能及時把握呢? 而商場上真的是這樣的黑暗,讓故事中還是埋葬許多貪婪無知的人,多數的下場並不會覺得可憐,但還是對「現實與自私」有深刻的印象,這是商人必備的,即便不害人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是個孔家三代人的故事,而第一代就被信賴的朋友、數十年管家與親戚騙了,引出了一段話:「能夠成功的巨大欺騙,只有在朋友之間才能發生」,當然這朋友泛指親友,是一種信賴的代表,對於精明的人只有在信賴的前提下才能夠欺騙成功,這是防不慎防的,除非不從事商業。即便到了故事末期,這樣的結果依舊存在,整個故事充滿了欺騙與背叛。

 

比較值得思考的是故事中主角的經商體會:

ú   做一個商人,要隨時準備接受被貪婪打敗的命運。

ú   如果兩個人有了生意,就不能再做朋友了。

ú   作大事情時總是很容易忽略小人物。

ú   培養堅固的利益同盟非常重要。

ú   讓那些你想要靠近的人瞭解你就夠了。

ú   機會之後也許就是泡沫。

ú   公益背後往往都是巨大的商業利益。

ú   我這裡就三門知識能賺錢,生物研究人是什麼、哲學研究人為什麼、歷史研究人能幹什麼,生意就是研究人的,把人研究透徹,生意就通了。

ú   和通路的夥伴們搞好關係吧,他們才是上帝顧客不是上帝。

ú   要善用「有用的廢話」(為了讓言談氣氛愉快所需的言道)。

ú   有所為且有所不為,好想法一個就夠了。

ú   生意兩字要訣:騙、藏。

ú   三樣主要的生意本領:靠關係賺錢、靠面子賺錢、靠花錢去賺錢。

 

由這些體會可以看出為什麼名為「灰商」,這是以利益關係建構出來的商業機會,卻是多數人經商的真實方法。看了不少經商、做業務的書籍(如之前的輸贏、圈套等),我只能勸誡自己,切勿從商,否則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應該會應驗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