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得知,那個免費小旅行高貴的嚇人,因為是Free,內心驚嘆一下就好,把價格拉近評價中,滿意程度會大幅滑落 。
上週與新同仁吃飯閒聊,發現這同事是新新人類,其舉出的一些朋友也都是有相似的新穎作法,尤其在夜生活與男女關係上,不禁有人心不古的想法。但很肯定這種坦白,這是價值觀問題,沒有對錯,無須隱瞞,就好像我比較復古思維一樣。
不知為何聊到了夫妻關係,我這個光棍實在沒有說話的份,我也認為當前的個性還做不到自己認為好的部分,加上還在人生的節約期,自然沒有尋找動力。我還是認為夫妻之道只有兩點,包容與信任。
1. 因為包容所以不要試圖想去改變對方,對於對方一切看不順眼的必須儘量包容,任何改變都在你情我願下才容易有好的結果。勉強容易產生委屈,而後就是埋怨與不滿的「累積效應」,誤以為這是犧牲,而不以沈沒成本來看待,那就問題大條了。
2. 信任是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基礎,這點我蠻欠缺的,主要是認為人性中的惡比善多,我認為信任只能在從經驗得知,而且必須佐以客觀資訊。我會用一種兩面切的方式,沒有信任的,就歸屬於不信任,不要有模糊地帶,這與充分授權的想法是一致的。
說的一口好道理是自己要避免的,我自認還做不到這兩點,因此怯懦的不敢給予承諾。有時候自知之明與膽怯只是如孿生兄弟般的差異,我承認是後者,不想給自己太多藉口。
上週六在星巴克看到別人留下來的商周,以台灣人開始到大陸念大學作為主題,這是有家庭與小孩的人需要去思考的問題,是要往更競爭的環境(大陸)去,還是留在台灣,又或去歐美進行那種自發性的學習,這都是沒有最佳解的課題。其介紹中國頂尖的學府北大、清大,一個班上充斥著各省菁英、跳級生,那種學習上的同儕壓力是很驚人的,不像台灣多數是放牛吃草的教育。其實鬆緊之間是很難去抉擇的,如同愛的教育與鐵的紀律孰憂孰劣一樣難斷。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願意付出的還是容易超越鬆散的一群,因此中國的崛起不光是經濟面的,連學術、教育上都很驚人。但是我比較好奇的是,在自然科學部分或許付出與回報的關係密切,可是社會科學真的採用勤學方式就會通? 面對不確定,即便讀了再多的書,還是不確定,而且可能還會有機率上的乘數效果(機率的聯乘會變小),所以這部分我不認為勤學會有想像中多的幫助,當然勤學上多一些包裝工具(虎爛言語)是對的,但我是崇尚簡單的,並不認為追求複雜是一件好事。
不過家庭、子女教育這些都還離我很遠,我只是先想想,想想無害,不想也無妨。有時候的確是做了就知道,可是除非把責任拋棄,否則這可不是一件隨時可以放棄的事,也不是認輸就可以解決,想想蠻令人退卻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