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上週與同學聚會,除了提到房市,還被詢問了對黃金的看法。現在回想當時的回答不太好,我以生產與消費的關係,來說明為什麼黃金與石油、農產品、基本金屬等原物料有別。黃金有生產上的稀少性,而其消費又多有著投機色彩(黃金ETF、基金、黃金存摺等),是其不用像其他原物料受傳統的供需法則約束著。另外也提到因為現在的外匯波動過劇,使黃金儲備反而成為一種穩定力量,讓各國央行放緩釋出黃金,對於黃金後市也有一定的助力。

 

有人會說,那為什麼許多央行寧願去買看似會貶值的美債,不去增加黃金儲備,我只能說外匯準備的本質是供國際貿易所需,自然要以國際主要交易貨幣為主,設想若各國央行去增持黃金,那一定會把黃金加速推升到崩潰的邊緣,多數的央行不是傻子自然不會這樣做。

 

後來我覺得應該直接從黃金的貨幣替代價值來分析即可,黃金在卸下交易貨幣功能後,除了部分工業用途(如半導體的封裝等),多數就是儲藏價值,而儲藏價值往往會被投機所用(以投資為藉口,鼓動人去追逐價格)。只要其經濟功能淡些,專注在其金融商品的交易性,就不難理解其Momentum的效果,這與多數金融商品是一樣的,越漲在短期越吸引人,崩潰不出現前,確實可以沒有阻力的上升著。我個人也認為黃金短期沒有問題,會漲到哪裡也不知道,只是我不喜歡單純的追逐式投機,故這些標的我個人沒興趣。

 

另外週末貪小便宜去捐書換餐飲折價券,蠻失望舉辦方沒有真正的規劃好,使整個過程一場混亂。還是有人佔位式的中途插隊進來,而其為了早早結束也沒有花時間審視捐的書是否適合,也沒必要先領號碼卡再發放折扣券,只是徒增其作業與排隊人擠成一堆在等待而已。有時候善心活動還不如真的在客戶消費前,同時審視其捐書是否可以享折扣,也可以無須增加人力,單店只要控管一定的折扣人數即可。當然舉辦一些需要排隊的活動可以有些話題性,但我想王品集團的戴董不是以低調作風著稱,真的需要沽名釣譽嗎?

 

不過自己就是這樣容易看不慣一些不好的地方,這種性格讓自己生活上增添很多不愉快,在上健身課程看到一推自私的佔位不會開心,看到租屋的室友每天一些無同理心的動作不會開心,看到電視上那些政客嘴臉不會開心,看到社會新聞顯示社會日益沈淪不會開心,卻無力改變些什麼。我想很多人會逐漸漠視不是沒有原因,能夠管好自己已經很不容易了,有什麼資格去管別人呢? 除了看到那些自私行為時,隨口在內心咒罵幾句,或產生對未來的一絲憂心外,只能告誡自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罷了。

 

我想只有在閱讀、運動時最可以拋開這些世俗紛擾,這也是生活中最平靜的時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