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大澤在昌於1993年的直木賞得獎作品,我覺得會得獎應該有著時代意義存在。從1991年開始日本經濟開始進入泡沫後的衰退,到了1992年日經指數跌到僅剩高點的一半不到,而房地產也是相同的崩跌,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作者這本書中描寫著黑道人物為了生存,只好把主力轉為販毒交易。

 

如果用現代的眼光,會覺得這種賣帶著微量毒品的興奮劑好像沒有多嚴重,可是在十多年前或許是個重大的議題也說不定,閱讀比較具有年代的故事,有時候揣摩著時代背景,或許可以抓到一些作者想要賦予作品的時代意義。

 

當然這本比較像犯罪小說,用一個性格鮮明的警察為主角,著重辦案過程的呈現。總幹事認為這是冷硬派推理作品,表示不太欣賞,我卻有很不同的看法。歐美的冷硬派警探,往往有著頹廢、內心虛無的一面,可是這故事主角-鮫島,卻是很正面的警察,有個相互喜愛的歌手女友,而且與上司也惺惺相惜,這與歐美那種冷硬派角色天差地別。我覺得鮫島多數性格都蠻一般的,但辦案的糾纏力與決心確實蠻有一套,而且心地太好似乎與警察常有權力及金錢面的貪慾,有很大的不同。

 

故事人物確實多了些,像平瀨就是個爛咖,其原先混不出名堂的描述,忽然在後面變成一個性格深沈的人,這種轉變過於戲劇化。比較有意思的人物是系出名門的香川子女,因家族關係性格上都有著某類的缺憾,最後成為了帶著悲劇色彩的配角。

 

我不知道作者把鮫島的女友-晶,賦予一個很特別的性格,為理想努力,也沒有因混樂團而陷入複雜男女關係或沈迷於毒品,且個性堅毅,這反而比較接近男子性格,可能是作者為了要創造一個完美的男女主角,所以把美好的一面呈現出來,而非把一些人們常見的負面性格,多多少少在主角呈現,到底完美理想化好,或不完美貼近現實好,這往往是因人而異的。

 

毒品不會在世間消失的,因為它的一時麻痺或興奮效果,太容易讓人們的意志崩解,不論追求快樂或想要淡忘痛苦的,都可能被毒品征服。我一直認為人性中隱藏深深墮落性的本質,如果不經常鍛鍊心智,好讓這種負面影響淡化,很難避免會在某些地方敗給的人性弱點。活到這個年紀,早已慢慢的看清理想化的遙不可及,剩下的都是不願放棄的原則才有堅持的動力,後來到底是原則或已變成習慣,自己也不易分的清楚,早已信服「性格影響著命運」。

 

遇到不如意,最容易激起善念與惡意的互動,前者想用紀律來約束自己,而後者卻往往會用理由、藉口來合理化作為,而後者具有優勢主宰,這是很多警察或公務人員最後都會墮落的原因。故事中那麻藥單位主管或地區性的人員都被金權制約著,雖是順勢而為,卻也清楚的展現出人的非理性面,讓惡意無限延伸,無形的蔓延在人間。

 

我覺得故事還不錯,娛樂性或流暢度都有,即便少了些思維上或人性上更深刻的探討,但警探型的犯罪小說往往不容易著重的人性的深刻描述,因為必須花很多情節在犯罪的描述與遏止。這類作品,往往社會背景是寫實的,對瞭解人類社會,還是有寓教於樂的效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