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去超商取店到店的購物件時,看到了週刊用了肥黎佬認輸的字眼作為封面標題,這種思維背後代表的價值觀,我很不能認同。
中國人一直有著不認輸的性格,這是死要面子的壞處,往往會成為一敗塗地的致命原因,有多少人會認同,原來經營不善退出不是「認輸」,而是「停損」,是為了避免陷入深淵,留的青山在的一個很好的行動方案,可多數人反而負面視之。
停損,是金融市場中避免陣亡的唯一方案,當然很多成功的投資(投機)人士,或許靠著會凹而致富,可這在我心裡多少是帶著幸運成份的,因為如果倒楣一點,不停損可能就會成為逆轉成功的絆腳石,我從沒單純的相信,光靠基本面選股就一定能夠成功,可能是也從閱讀中看到太多倒楣鬼的例子。
雖沒能夠真正的瞭解,肥黎佬在台灣所有投資的最後結果,但印象是報紙雖賺但非暴利,投資股票二二六六的,投資豪宅但進入時點比較晚,所以也應該沒有暴利,可投資電視真的是個大錢坑,前幾項即便有賺錢也補不了這個洞,所以如果總合來看,整個在台投資是虧損的,那退出有什麼不對,難道要等到把自己其他事業拖跨,然後被迫清算這樣才是硬撐的真好漢?
看了不少肥黎佬的書,所以他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一點也不意外,因為從其發跡來看,也一直有看不對時退出的經驗,尤其是對於股票投機這件事。如果是我,會在這一件事情上給予其好的評價,認為其這舉動算是具備能屈能伸的精神,反而兼具了智與勇。
在中國人的世界裡,聽了太多要堅持下去的勸導,卻鮮少鼓勵人要有提損的思維,經營不善的企業最好就是結束,如果還有人要那其實比一文不值好上太多。另,為了拋售燙手貨把賺錢的一起賣,這在很多地方都是常識,譬如MLB做球員交換時,如果真的要換到自己想要的球員,有時候也不得不犧牲一些當下表現亮眼的選手,畢竟這是中長期考量下的結果。
如果退出算認輸,那我在投機上可能經常認輸,而且多到已經記不清楚到底認輸多少回,如果認輸有助於整體數字的成長,那我寧願常常認輸,我後來都在學習不要面子,要追求裡子,所以會學習厚著臉皮(譬如試吃、只看不買等等)。如果外表的高雅、氣質,都是是錢推砌出來,並非出自於本身的內涵,那我寧願捨棄之。
另,如果比較嚴肅去思考,為什麼不少外資一直要退出台灣市場,只有一些死樂觀的建商等還在大舉擴張,難道別人都是傻子,台灣人才聰明嗎? 別往自己的臉上貼金了,或許台灣市場出現了結構性問題,讓別人望之卻步,而這展望不佳的未來被別人看到了,但自己內部的人卻還以為撿到了便宜,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傻瓜呢?
為什麼媒體往往有誤導或流於表面的問題,原因就是,事情往往不是憨人想得那麼簡單(台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