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所得,悵然若失,這是我的閱讀感想。

 

 

王力群這本書,想要獲得方法論知識者,無須拿起這本書,因內容是作者的交易體悟,貼近的說法,是他的投機回憶錄。

 

沒有失望,在書店略微翻過就知道,這不是方法論的書,當下的自己,也不欠缺方法論知識,不足的永遠是心理面,閱讀觀念與經驗,對我才有用處。

 

喜歡的是作者的直白,不喜歡的是一些不認同的思維,後者無解,一種米養百樣人,雙胞胎仍處處存在差異處。

 

最大的認同,在於作者對於市場的敬畏,及不斷反省、調整、學習之心,自己雖被看盤所累,但閱讀、自我反省思量從不間斷,如果我看了至少1-2千本,且非書呆的麻木,仍舊自認知識不足,及對未來掌握度甚低,何況不閱讀呢。

 

作者自述採用偏向機械式操作法,與我偏向主觀、自由心證,天差地別,可投機有意思的地方是,方法不同不代表觀念、思維不同,很多觀念思維只是基礎,如房子的地基,可想建成歐式庭院,或中式庭園,端視自己偏好與性格侷限。

 

看了這書,我反省了自己曾經想要改變周邊人的衝動。作者後來從事教學,發現要改變一個人比登天還難,上課中很認真的人,好似聽懂了,可卻實際做著完全與課程內容相反的事,這點很真實,我後來開始不願多說太多,寧願只說一堆問題,少講自己看法,就是認為人只能扮演提點功能,開悟、體會都是自己的功課,強求不來。

 

我只有想法、問題,沒有正確答案。

 

市場最有趣的地方,就是經常表現超出你的想像。譬如今日台股因TSMC2Q展望轉差,加權跌幅不少,可自己卻因之前那檔傷我最深的第二大持股亮燈,一直處於盤上,可即便今日最後守住漲停,今日損益才回到損平附近,從數字看來根本無從欣喜,可持股的好處就是,一旦明日續強,那我就能夠開始從中得到好處,這是為什麼我無法戒除向下買進的理由,我既然不是追強勢股,就不一定適用停損法則。

 

但一直向下買就正確,也不然,譬如之前停損的5530,現在還死死在波段低部,完全沒有反彈跡象,一種思維有不同結果,這是投機困難所在,亦是趣味所在。

 

昨天提及,現在中國股市位置我根本不敢追,可卻還敢買幾張台灣相關的ETF,是因折價高達7-9%,有了這小小保護層,當然多少敢衝一下,我目的只要折價收斂了3-5%,就圖這三五趴而已,誰叫我是小鼻子、小眼睛。

 

書裡很多歷史經驗的想法,或多或少有些啟發,可惜,受制於個人思維僵固性,真不知能夠改變自己多少,或許,一丁點也沒,看完後沒多久,依然故我,呵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