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本能投機,好處是穩定,壞處是波瀾不興。

 

 

退一步,尋找海闊天空,工作先退到零,投機退回本能原點。

 

減持後,損益起伏大降,不過還受到之前沒完全停損的一些餘毒,所幸沒影響全局。

 

投機,很奇妙的地方,就是懂得,與能做到的,有著難以跨越的鴻溝。譬如我一直很想轉為中長期價值操作,卻時常卡卡,才會循著短線思維,去做一些動能操作,但這部份還不是我的能力圈範圍,結果很不理想。

 

沒關係,有時走鍾實屬常態,記得拉回就好。

 

投機的重點,永遠只有一個,在不癡愚的前提下獲利。只要耗費的氣力,思量可超過必要成本(定存+氣力溢酬+風險溢酬),就值得去做,至今評量還在值得的範圍內。

 

截至今日不含CB持股率約32%,扣除價差部位約21%,若無更高把握,將持續採低持股來追求適當利益。

 

把心放小一點就好。

 

如果能回歸穩定後,應會持續嘗試中長期價值操作,或動能操作,對於非好運或非能力強者,投機試誤是成長的必要條件,對對錯錯的嘗試下去,只要對比錯的合計結果好就可。

 

今年越來越不像會大幅修正的年度,主要是即便美中貿易戰尚未止歇,但至今我也認為美國以戰逼和居多,只要中國願意退讓到一定程度,這個戰會突然止歇的機率不低。如果沒有貿易戰這種關稅壁壘的實質傷害,今年還沒有一個除了漲多外、值得擔心的重大風險因素。

 

漲多的回檔修正,多數都在10-20%內,雖指數壓力不小,但台股中個股早已大幅震盪,數月來一直多有20-30%回檔,被電到歪歪扭扭的經驗太多,正因如此,當下對個股的擔心降低不少。

 

若沒看到更大的風險因素,有明顯回檔修正,就該買進,低持股就是在等修正機會。

 

5-6月其實也有類似機會,可惜自己操作不好,部位上去了,可結果沒跟上,敗退下來。

 

雖短期多少受到工作將結束,與主管、同事不愉快問題之影響,可這在投機上真是家常便飯,或許是多年來多少有些長進的地方,心還算穩定、自認也還沒變傻。

 

套用科老的投機四大因素,心理+資金+能力+運氣,當下評量前兩者還算穩定,就等後兩者能否跟上。

 

能力包含耐性這因素,繼續磨練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