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山本文緒的長篇小說之一,運用了時間與角色的切分,每十年經過,交代故事人物的曾經與現在。

 

看到後面新井一二三的解說,才瞭解作者原來在2001年以渦蟲拿到直木賞後,就陷入了憂鬱,並從此沒有理想的著作產生,我想這些負面思維可以從其作品中看到一些端倪。像這本作品沒有道德的束縛,人總是縱慾、迷失,然後結束一生,而且那種放縱的思維還有遺傳性,就這樣穿越了19671977198719972007,這本書完成於1999,故時間是背景,是交代人物成長或老化的必要,沒有時代意義。

 

我想故事中那「願望一實現就覺得無趣了對不對?」道出書中人物為什麼一直安定不下來的原因,也是把人性中不安的善變充分的表露。這種性格好聽可以表達成為了成長,而追求新事物的求新求變,難聽或寫實的說法就是喜新厭舊,人如何能夠擺脫那種「膩」的感覺,真的很難,我即便看書依舊偶而會膩,如何要求自己不膩,應該是人生能否降低傷害別人的一個重點。

 

人其實可以用「不去多想」來降低膩的感覺,譬如我可能自己煮東西味道或方式都十分相近,而且很隨意,但我都是把它當作填飽肚子而已,不再多想,心裡也就沒有過多的埋怨,這當然有總逃避的感覺,可是要正面與人性的負面特性或情緒相抗衡時,我可是內心怯怯然,對方可是難以過關的大魔王,硬闖、強碰多數是一身傷。

 

除非是幻想式的作品,否則帶著寫實成份的作品都部分反映了作者的性格,隨筆、散文也是,帶著偏多負面性格的人,要讓人生走得平坦些,只能夠尋找釋放的途徑,我看這類的作品,不禁想到了自己。「落花流水」在日文意旨相思相愛,與書中故事方向實有天壤之別,作者諷刺意味十足,而我也想起了自己不時有些嘲諷的口吻,唉!人 都是一個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