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詠的主要作品,除有聲書「歡樂三國志」,在看完這本後,主要的作品僅剩「天作不合」外都已看過。

 

我認為侯文詠的長短篇呈現了兩種很極端的分野,短篇很輕鬆帶些重複,長篇具深度帶著社會議題的批判,這兩種都很適合閱讀。作者是國內作家中少數具可看性的,能夠把主題多元化,不會給讀者一種「相似感」,如果一直在短篇打轉,僅供娛樂的作品是難以引發讀者內心的共鳴,而且作者的短篇有個常見的問題是「舉例相同」,一次好笑、有趣,但看過23次後失去新鮮感後,很難不產生一種「膩」的感覺。

 

這本小說曾改拍成電視劇,我一開始看以為作者是要單就學生的心理去著墨,沒想到還是把台灣社會的一些光怪現象帶了進來,這樣做有好有壞,好處是貼近社會真實、反映台灣每每有爭議事件時很難不扯上政治,如這次的亞運失格也是。壞處是引入這個衍生事件,確實會模糊了焦點(政治不求真相,只求成果),當然故事主角人小傑在後半段也用「你真正想說的倒底是什麼呢?」來反問自己是否真正知道想要表達什麼,都是一種很本能的自衛式的反應,作者不想給個定見,我也認為事情本無確實的看法,很多事情的處理往往是「頭洗下去」的不得不為,沒那麼嚴重卻在雙方不願收手下,讓其中一方需要認輸付出代價,太偏向極端了。

 

怎樣的教育才是對的,往往因人而異,叛逆的需要啟發,而被動的欠管教,但我們沒辦法嚴苛的要求教師能有因材施教的能力,所以我個人認為是不應該去想怎樣才是對的,而是須重視在「防弊」上面,這與我投機或思想的重心是相同的,我在意的是「控制風險」,而教育也可以重視在防止行為偏差,對於教師與學生都該這樣要求。

 

當前最令人困擾的是,往往我們沒辦法用「理」來作為彼此溝通的基礎,每個人的「理」都不同,故多半各彈各的調,這也是社會為什麼會日漸混亂的原因,一旦沒有一種值得信賴的價值觀,多數人順著自己的想法,就會衍生出無窮盡的紛爭,故事中的詹老師與小傑就是這樣槓上的,在我眼中兩個人都互有對錯,卻不自知或不肯承認。

 

危險心靈不是只存在青少年上,每個人其實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被環境影響的我們,如何抵抗那些不好的思維,讓心靈不會走偏,這是需要很大的毅力,尤其是必須控制人性弱點才行。如果老師能夠不單純用強壓式的辱罵教育,而學生能夠多少對於課業多些興趣或體認這是一種人生過程,或許很多糾紛都會消弭,自然不會如同這小說,把爭議的層次拉高,甚至還變成全國性的熱門議題。

 

但這很難,光坦承自己的錯就很難,然後要改變自己的慣性更難,我也無力(想不出好主意)去改善當前的教育,以中國人的性格如果走向歐美的放任式風格,可能會產生連基礎知識都欠缺的新新人類;而如果一直被動的採用填鴨式教育,中國人很難在思想有所突破,將成為一種僵化思維的社會。

 

現在正處於一種混亂的情況,以僵化的體系想追求開放心靈,往往都被一些能言善道者愚弄,故現在並不是在追求開放的思維,而是假開放名義,卻實際進行著一種思想的同化,把人的心智帶向一種追求「自利、慾望」的災難方向。讀這個故事讓自己想到的不僅是年輕人的危險心靈,而是多數人都面臨的這樣的心靈問題,譬如「你真正追求的是什麼? 你真的認為你所相信的是對的嗎? 你有能力改變現況嗎? ……等等」, 不論承不承認,我都相信每個人內心都隱藏著一顆忐忑不安、容易徬徨的危險心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