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嘗試著其最長篇的作品,1Q84已進入Book3,如同看Book2時瞭解這個故事可以很漫長的展開時,我想必須把這作品當成一種連續劇來閱讀,對內容有些期待,也不知到底作者會將結局帶到怎樣的不同的世界。

 

 

 

Book3完全是為了讓天吾與青豆重逢而寫的,其中那外貌不揚的牛河是牽引兩人見面的媒介,透過牛河調查青豆的下落,並轉向監視天吾,終於在牛河被幹掉的當下,開啟的兩人見面的契機。作者用比較戲劇性的手法來說故事,帶著一些緊張氣氛,把牛河這個調查能才做了最佳男配角式的發揮,以靜制動來徵查,避免陷入忙與盲的想法很好,而多數日子都必須耐心的等待也是對的,這比較貼切我現在對事物的認知。雖牛河在快要結束時終結了生命,卻還是與Little People與空氣蛹相關,這說明了可能會有一個帶著牛河意志的新生命誕生,如果故事夠長的話,這個看似平凡的角色應該會再度浮現。

 

作者應該沒有想要以此書問鼎諾貝爾文學獎才是,否則不會選擇一個帶著科幻色彩的題材,畢竟走入虛幻,被迫與真實產生了隔閡,很多的情感與人生都被錯置下,是難以問鼎經典文學獎項的。把時間這個過去常用直線或回溯方式,改成一種跳躍的不規則,可以稱1Q84,又或貓之村,又或倒轉的1984,當時空可以改變時,那種無限可能又怕流於天馬行空,是很難去拿捏著重點的。我比較擔心的是,長篇最怕陷入虎頭蛇尾的窘境,這個故事當開展過大時,會不會用一種離奇的方式結尾,讓讀者目瞪口呆,原來這是一種嘗試性的作品,是作者把多種元素,利用了一些歷史事件或科幻色彩,所建構的新世界。

 

讓青豆無性行為下懷孕,很難不讓人聯想到聖母產下聖子的情節,而「先驅」這團體也讓人想到了一些宗教團體的歷史事件,又作者用1984這個年代是否最後會有如歐威爾名著1984的極權的新世界,這都令我們這些讀者在閱讀當下不經意的聯想到。重度閱讀的好處就是在於聯想,壞處就是可能多了些先入為主的觀念,讓閱讀時少了一些驚奇。

 

閱讀村上春樹的作品,最有意思的是哪種類似意識流的人生想法,從天吾、青豆或牛河的角度出發,很多事情的觀念都很不一樣,各自對於人生的體悟也有明顯差異,這比故事主軸圍繞著Little People有趣多了,也是最喜歡的地方。是否要讓有情人終成眷屬,又或是否有著崇高的道德意義,倒不是這麼要緊。每個人都可以有屬於自己的2Q10,或者不同的幻想性時空,只要這種想像能夠增添生活的趣味,處於什麼世界又有何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