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總幹事推崇,我也認為作者提出的思考點是好的,只不過部分思維有著很大的差異。

 

首先,我們缺的是「有能力的人口」,並非人口總數,很多已開發國家的確面臨人口老化問題,但是我認為因為道德、價值觀的墜落,老化的人口不一定是問題,尤其是很多已開發國家是有著「有錢的老年人口」,或者減少時下行為可能難以掌控的年輕族群,反而會讓社會安定許多,套句「幾十年又是一條英雄好漢」的話,如果國家財政、社會安定等構面比較健全,要再來增添年輕人口我認為不是困難的問題。

 

用作者書中的數據,地球人口急速增加也不過是近幾十年的事,1950年才25E,現在就已倍增,難怪後來造成的生態破壞、能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且最快速增加的地區,往往也是最沒有能力去培養下一代的第三世界國家,所以從質的角度看,另一人口問題是「全球人口素質普遍下滑」,也呼應了前述的缺乏有能力人口的看法。

 

因此,我一直以來反對「人口經濟學」的思維,也是本書後者提到的靈魂問題,如果只是做濫竽充數的事,最後地球還是不免向下沈淪,而且持續的衍生出後來的資源不足、環境惡化的更嚴重的問題,若認同人類是破壞大自然的可怕元兇,何不追求「精質的人口」呢?  用生產力提高代替總數的成長,用善用老年的勞動力與消費,創造一個新的消費型態,然後因為人口減少而無須過度開發剩餘的土地,做到與大自然一同休息,這樣才會有好的明天。可惜這是作夢,因為多數人們並不認同這種想法。

 

因為作者德國的經濟學者,第二短缺「靈魂」探討的是德國的問題,作者的觀念是,「21世紀的經濟不再需要終其一生只會做同一件事的人,它需要的是有彈性的靈魂,可以迅速進入新領域的人才」。我十分不認同這個想法,因為他認為的方向,卻是我們台灣面臨的問題之一。我們有著一堆自認為有彈性的高教育人才,高學歷的無價值被大學幾乎不用測驗都都可以有學校念,才會有那種逃避兵役的藝人,幾年內可以無阻礙的換了幾間學校,如果只是要這種靈魂,那我想德國那種踏實的「只做好一件事」要好的多,至少從這幾年德國依舊是歐元區第一經濟強國來看,走踏實路線遠比好高騖遠的走彈性入線,實際、有效的多。而作者訪問業者得到這樣的回應,「訓練領域越廣泛的人,在工作上更有彈性,面臨失業的危機也就越低」,這完全是一種錯覺,真的以為那種廣泛學習一定有效?  就我的認知,廣泛學習的效果只會在「態度認真」的人上產生成果,就是那種可以不間斷的學習,而不是像沾醬油般的輕描淡寫涉略,可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才會讓台灣出現了一堆具備彈性,卻很難做好一件事的勞動力。

 

第三個短缺作者認為是「時間」,舉了德國的發展為例,1870年每人平均每年工作3000小時,但到了2006年減為1456小時,而政府人員更低。作者認為主要來至工業化帶來的生產效率提升,此外女性就業增加也有所幫助,可是這個趨勢要被人口問題所逆轉了。我看到這數據只會感到產業結構改變,的確會深深的影響著經濟發展,這不單發生在德國,也在多數的已開發國家。因為一段長期的經濟成長(二次大戰後多數時間經濟都是成長的),讓產業逐漸轉變成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為主,也讓白領逐漸取代藍領,自然在工作時數上會明顯的減少,我認為談到時間,重點應該是如何在工作時間縮短下,創造出比較穩定的生產效能,而不是一種單純的堆疊式的工作內容(如金融市場相關,都在比誰是最後一隻老鼠,沒崩潰前就是儘量的把虛幻的數字往上堆)。或者如何去善用時間在,既算休閒,也有助於腦袋清醒的活動,而不是燈紅酒綠般的生活。我有時候會比較晚騎單車回家時,看到一些夜店充滿著人潮,我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因為這種運用時間的方式,不良影響會慢慢的浮現出來。

 

作者提到的第四短缺「能源」,我認為這書裡的內容必沒有超越很多相關的專書,如果早已看過很多探討能源問題相關書籍,這段可以略過不看,沒啥特別的。我想要提醒的是,如果我們能夠去減少人口,所謂的能源問題就迎刃而解,然後也沒有自作孽的核污染威脅。我一點都不認同那些反核的人士,不是這主張不對,而是想問問這些人你們真的是住在山林中,真正的節約的過日子嗎? 有多少人可以不吹冷氣,儘量少使用電器,如果不行嘴巴嚷嚷的廢核,只能說表裡不一的人,只是更糟糕的偽君子而已。

 

終於看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短缺,作者認為的第五短缺是「權力」,因全球化造成的權力與秩序重新洗牌,當然這不一定會造成不良的結果,只是從這一兩年看到的是,人們無法處理混亂,每當重新洗牌往往就是崩解的開始。 很多人會把茉莉花革命視為進步,我反而會認為是一種人類天性的展現而已,一開始忍耐,受不了後反抗而已,並沒有什麼更高尚的情操在裡面,況且反抗多數都是那種自利式的結果,所謂的改朝換代,多數都是換一批既得利益者而已。作者後面把內容轉向「美元的式微」,這部分我覺得不單是新興市場的崛起,還涉及美國自身的雙赤字問題,是一個很複雜也不容易單向得到答案的。單向的思維很容易這樣做,因為美國雙赤字問題,所以美元本來就不再具備強勢的地位,因此弱勢美元是趨勢,故其他貨幣或黃金有可能取而代之,但是這樣的思維忽視了原先美元面臨的本質問題,鮮少紙鈔的發展最後不會出現類似的通膨危機,然後可能會出現崩解的狀態,以前的崩解都是用戰爭來結尾,這次能夠不一樣嗎? 即便後來換成了OO幣取代美元,紙鈔的本質問題不會消失,至於換黃金更慘,直接面臨通縮,然後出現經濟大蕭條的可能性暴增。

 

在權力的章節中,後來轉向思考民主與獨裁,最後發現沒有一項制度是完美的,終究有其敗亡的可能,我認為作者思考「民主制度裡的權力分散與隱憂」很好,而不是用一種模糊、似是而非的答案帶過,譬如作者提即予一些學者交流,多數得到「以長遠來看,自由、民主的社會經濟發展會比較好」的回應,真的是這樣嗎? 我想要重申一下,我們都誤解了倡導了自由經濟的亞當斯密了,其實在倡導國富論時,必須有個前提是「道德情操論」,只是沒人有興趣先去完善道德情操,只會去追逐利益,才會讓自由變色,民主蒙塵。而後來讓高階經理人薪資無遠弗屆的提升是最糟糕的發展,讓代理問題極大化,並且短視近利的使得全球經濟更加動盪不安。因此我內心都有濃濃的反高階經理人心態,除了那些不領公司酬勞的極少數道德情操高尚者,但這些人少得可憐。

 

第六、七短缺「土地、水」,其實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從土地過度開發,造成城鄉差距,然後是包含氣候變遷的糧食問題、天然災害、水污染與水資源短缺問題,這些內容應該多半都為人所知,並無新意。我還是認為根源在於人口,一旦人少了,很多認為是問題的,一下子都變成了不是問題,那還有什麼房價高漲付不起的困擾,但是有多少人願意「剝奪自己的子孫生存空間」,換得多數人未來得以擁有好的生存環境呢? 扯到人的自私,又是個無解之題。

 

最後作者用比較少的篇幅去探討其認為的七個美德「工作、節儉、創新、開放、團結、合作與根源性」,我認為作者並沒有歸納或系統性去說明,讓內容上有些交錯與混亂,而且多數內容都是願景,說比做容易許多,這或許是原先的問題本來都是太過浩瀚的事,並沒有好的解決方案。我認為好的發展方向是:

1.    重視工作,並從中獲取樂趣,不輪年齡高低都還願意學習,自然可以提高人口的能力與素質。

2.    真正落實自我節約,而非作者那種漫談式的呼籲節約能源、用水,把正面看到儲蓄好處,不要落入美國那種過度消費帶來的無窮後遺症。

3.    不要好高騖遠的談創新,而是盡量去做比說的多,如果真的有幸創造出新東西,那當然很值得高興,即便沒有創新,能夠務實、實事求是的去待人處事,我想會只為了創新,或可能造成更多的浪費與浮誇。

4.    開放、團結與合作,都必須建立在人與人的信任上,我想重建人類道德與價值觀顯得重要許多,如果缺乏信賴,如何能夠去落實開放、團結與合作。

5.    根源性比較像是中國那種追本溯源的觀念,我認為不是如作者所述得都會式發展,而是如何重視人本與善的社會,著重於內在才能夠獲得安定的力量,外在都容易流於形式與表象,最後走向了浮誇。

後面有一段作者提供的未來社會福利國家模式,我反而是認為是後面內容比較可取之處:

1.    所有人都要工作。

2.    分配機會而不是所得。

3.    保障基礎而不是保障生活水準。

4.    和工作類型脫勾(這是強調行業類別的公平性)。

 

我想作者會寫這本書,也是希望明天會更好,或許正因這個期待太遠大,內容不得不陷入一種與生具來的混亂,很難一言以蔽之的去做出微言大義。翻閱後(部分內容因缺乏興趣,並沒有精讀),覺得普通,但部分內容確實值得思考,可能是自己的成見隨年齡與思維的定型慢慢增加,部分內容會覺得不認同與無趣,讓自我的評價降低,但這在其他人身上很可能都不會出現,故閱讀還是很著重在私人感受的,這點就是人的差異。喜歡思考事物的人,這本書還是值得一翻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