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中秋回來的一覺醒來,六點多的早晨,看到這在進行男單決賽的美網,真是一個相當精采的比賽,內容絕對不是結果那樣看似有些懸殊的膚淺,因為Nadal不是表現的差,而是Djokovic太牛了,這樣我就能理解,為什麼Federer這次的狀況可能已是今年相當好的水準,還是被Djokovic逆轉3盤擊敗,因為當今球王的底線回發球與底線對抽真的很夠力,連底線最強的Nadal在很多連續來回十幾,甚至20幾的對抽,都會被得分。

 

有時候真的不能被結果所誤導,看到比賽過程,才知道Nadal一直沒有放棄爭勝,而且前三局雙方互破發球局的次數很高,也說明當今前二排名的男網高手都是回發球的好手,只要一有機會,往往致勝球就會出現。我覺得 如果以當前的能力(實力+穩定度),我認為DjokovicNadalFederer三人是差距不大的,但是如果把心理素質+拼勁+體能加進來,五項評分來看,今年確實是Djokovic > Nadal > Federer,這是我內心的評價。

 

雖因為要上班,沒能把今天這場決賽最後一盤看完,但我認為前三盤就應該是今年的最佳好球了,因為光三盤就打了超過3小時,而且是絕無冷場的來回,這與前2-3NadalFederer上演的五盤大戰一樣精彩。當然,第四盤真的是很弔詭的演出,看似Djokovic有受傷,可是Nadal也沒力,這個擊球力道與發球速度都明顯減慢,而這時候心理素質就發揮了力量,今年是屬於Djokovic的一年,其僅2敗(其中一場還是退賽)真的是一個大驚奇。

 

而女單真的是差多了,排名往往都是參考,因為被擊敗的可能性太高,不穩定性太多,而且還有小威經常的脫序演出,真的是精彩不足,話題有餘。

 

其實我感觸比較多的還是「世代交替」這件事,或許是近期在運動時,開始感到那種結束後的疲累感,不是之前不會累,而是沒有感到結束後或結束後的1-2天會有這樣的疲勞感,不知是身體出了狀況,還是不得不服年紀到了一定水準的這件事。看到Federer都會讓我感覺年紀的影響真的很大,畢竟運動需要體能,而體能與年紀還是有一定的正相關。

 

會想到底是要更多加訓練,讓自己克服體能的限制,還是要順應年紀,略微降低每週的運動負荷,以避免造成身體的沈重負擔,可是卻無法得知那個選擇比較好。這與網球比賽中,當身體出了狀況,到底是要堅持到底,或者愛惜身體以避免未來潛在的傷害,是相似的情境,只是好勝如我,同多數的運動員一樣,除非真的疼痛難耐,或者已明顯無一搏之力,否則都不願輕言服輸。而從結果而言,就會看到兩種迥異的情況,一是運動家精神的正面評價,一種是無自知之明的愚蠢,但這都是事後才會得知,因此我慢慢的重視過程勝於結果,接受結果卻享受過程。

 

人的評價,還是要從過程去評斷,會比結果好的多,這也是宏觀歷史所強調的,非一代一人之功敗,而群體與命運交錯而成的複雜因果,像是今年的美網中,雖佩服Djokovic的心理素質與拼勁,卻還是肯定Nadal Federer現在還是擁有與Djokovic相近的「牛」能力,只是往往勝敗都在於當下的一心,這點目前的球王略勝一籌。

 

我想要指出的是心理的重要性,對於生活、投機等事皆然,因此如果在不順遂時,重要的是如何先安穩下來,然後才是尋求突破,雖有著悲觀的思緒,但我也從不放棄,具備著不服輸的性格,就看命運要帶我朝哪兒前進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phist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